金岩石:吃饭的时候跟许总聊天,因为保险作为金融业的一大分支,其实这个行业和金融业做得都是一样的事,什么事呢?实际上是做人的心理,人发展一段时间,最早是用胃思维,后来是用脑子思维的。其实等到我们这个世界大家都用心来思维,就和谐了。
保险,保险,买的就是一份心安,但是在心安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关注风险。刚才许总简单几句话,就把这个世界一个道理讲明白了,为什么金融海啸我们感觉不到呢?是因为我们是这场金融海啸最大的受益人。是在别人的痛苦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相互的受益。为什么这么讲呢?我把家庭理财和金融危机这个题目放在这,今天讲这个题目,我觉得一会儿还有对话,我就大家关心的事,股市下一步去哪,楼市下一步去哪?现在应该买还是应该卖,为什么要买,为什么要卖。我们先简单讲一个概念,金融危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突如其来的一场金融海啸现在似乎呼啸而去,如果今天我们还没有想明白,他为什么来,你也就不知道它为什么去。现在有三种解读,一种解读是这场金融海啸是少数人的阴谋,阴谋论最符合人的心理,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犯了错误,不是我军无能,而是敌军太狡猾,这就解决了很多问题。可是倒过来想,恐怖袭击我们还能找到一个本拉登,一场金融恐怖袭击事件,到今天为止我们既然一个人都找不到。赚钱的人都站出来了,是因为我聪明,赔钱的人也都站出来,说我没有责任,到底责任在谁那里,如果有这个人,他能算计整个世界,而我们却找不到他,那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外星人。毕竟我们不愿意和外星人打交道,阴谋论最大的问题是它让我们回避了我们生活当中最大的危险,这场危机就发源于在我们身边,就发源于我们这个世界大家所追求的财富。第二个解读,就是现在政府经常给大家讲是因为华尔街的贪婪,为什么当时的贪婪缔造了传奇,今天的贪婪造成了危机,而这场危机造成了华尔街全军覆没,如果把金融危机归结为一个行业又错了,因为这会带来另外一种误导,当这样一种误导构成了一个共识的时候,会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我们消灭了华尔街,我们就能够永远太平。如果有这个概念,那么就能把华尔街的人全都杀掉,显然不对。还有一个解读,就是我们能够来想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我们现在请在座的所有人上月球,站在月球上看这个世界,把它看成一张资产负债表,假如07年资产负债表是平衡的,资产大于负债,一场金融海啸来临,资产在大幅度贬值,你想得到的能够认为是财富的,从股票,债券到房子到各种资源都出现了30%到80%的大幅度拮据。我的右手是负债,负债少了一分钱吗?一分钱没少,不仅没少,有20多个国家的首脑聚在一起,得出什么结论呢?继续发债,分头发债。当这个统一的认识,能够在20国首脑会议上以三个小时的时间达成协议,而这20个国家当时都是意识形态的树立都是不可两立的敌人,说明他们已经放弃了用脑子思考问题的方式,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各种争端,大家都开始用心来想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危险。20国首脑会议代表的是65%的人口,80%的GDP,90%的国际贸易和95%的黄金储备。而在20多国之外,30多个国家陷入饥荒,10个国家在大战,将有10个国家在未来的时间深入谷底。所以20个首脑代表的是当今世界的价值观,他们共同拿到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是发债。于是我们开始接受这个观念,20个国家同时行动,都在用同样的一种方法来解决危机。这个方法是什么呢?再回到月球看,资产大幅贬值,负债大幅度升值,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你们告诉我,用什么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这张资产负债表恢复平衡。只有一个办法,也就是20国首脑会议,形成的办法:发票票,吹泡泡。发票票让负债相对下降,吹泡泡让资产相对升值,发票票容易,吹泡泡难,于是我们从发票票开始从20国首脑会议之后,全球所有的国家都不缺钱,因为大家都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谁敢发,这个世界就属于谁。于是在这样一场竞赛当中,我告诉大家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一个数字,截止到上周为止,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超过了56万亿人民币,这个数字是什么?这个数字告诉你们,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超过了美国。美国现在是8.3万亿美元的货币,我们是56万人民币的货币,可是,美国用8.3万亿的货币创造了3.2倍的中国的GDP,我们发的货币超过了美国,我们排出的废气超过了美国,当很多人总在希望中国超越美国的时候,我告诉大家,我们已经在这两个指标上超过了美国。我们印的纸超过了美国我们排出的废气超过了美国。那么,货币一旦成为我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我们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货币是从哪里来的?是谁管的,政府。如果我们用印钞票来解决危机,也就说明危机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钞票印得太多。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长最快的是两大新兴产业,一个是政治家主导的通货膨胀制造业。第二,是金融家主导的资产泡沫制造业。这两个新兴产业,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因为他改变了这个社会财富的基本形态,于是时到今日我们会看到,金融危机的源头就是来源于虚实失衡,虚拟经济的财富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财富,一张桌子四个腿,构成了现代社会财富基本框架,但是其中一条腿是实体经济,两外三条腿是三张纸:股票,债券,货币。这三张纸政府管两张,金融管一张,于是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财富世界当中,金融危机就必然和我们形影相随。虚实之间,虚实相生,这个道理可以一直推到当年的老子,道家有无相生,到生一,这是实,一生三,三生无限,道是无,无限也是无,所以虚实相生则经济繁荣,虚实相克则经济衰退,所以用这个理念来给大家解读我们就会知道,金融海啸是二次大战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周期,它十年一次和我们发生关联。
07年我们看到了次贷危机,97年亚洲货币危机,87年黑色星期一,77年欧洲货币危机,67年英镑危机。把金融海啸看作是一个货币现象,同时把它看作经济周期的一个阶段,我们才能够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最大的危险来源于哪里?来源于我们每一个人手里都有的货币。当我们把这样一个概念,引入到我们的生活,我给大家解一张图,来解这个世界社会是责任运转的,当货币来到了我们的生活,每一个家庭,从经济学的角度上就是三个函数,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于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低收入群体,现在我告诉大家,明天米价,油价,肉价会翻一倍,你们的反映是什么,你们会放弃储蓄,进入消费市场,向左拐进入消费,带来的结果是消费品价格继续上升,于是你们要求涨工资,带来工资上涨于是再推高物价,经济学把它定义为工资,价格螺旋。工资价格螺旋达到一定点,导致投资人没有利润的时候,这个社会的投资动机会弱化,增长会放慢,于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理性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在生产贫困,工资价格螺旋构成了现代社会的贫困循环。在座的人换一种身份,你们都是高收入群体,至少你们都有了房子,这是我再告诉你,米价,油价明天会翻一倍,你们想一想,家里会屯米,屯油吗?你不会,因为相对于你的财富和支出而言,米和油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但是你知道,通胀膨胀开始威胁你的生活,但是这种痛苦却被另外一种财富效应掩盖了。通胀膨胀的痛苦转化为津津乐道的投资,而津津乐道四个字,代表的就是现代社会的财富效应,也就是信息在流动中产生财富幻觉。于是人们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从通货膨胀的厌恶者变成了资产泡沫的追求者。为什么呢?是因为房价涨了,房地产天然不是投资品,但是投资人却天然喜欢房地产。为什么?是因为一旦把房地产放到了投资人的事业当中,他就自然而然的和股市在同一个平台上构成了投资人的选择。普通人偏好安全,投资人偏好流动,普通人追求保障,投资人追求风险。于是在普通人和投资人之中转换当中,投资人的本性开始浮出水面,这种本性就是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是投资人的基本心性,于是当股市和楼市同时在你面前出现的时候,出现了第二个螺旋,楼市缺乏流动性,股市具有更高的流动性,所以,当股市破位上升的时候,三到六个月必然引发楼市跟随上升,因为风险偏好偏低的人回归到普通人就会套现离场,进入楼市。楼市作为安全性,人们把它理解为消费品,但是在投资人的心目当中,楼市和股市只有一个最简单的差别,那就是流动性的速率不同,于是在高流动性和低流动性资产之间相互转换,就构成了投资人的本能,于是我们这个社会出现了第二个螺旋。股价,房价螺线,股价房价螺旋上升,于是创造了一个循环,就在两个循环的推进当中不断加深,投资人对流动性的偏好是发自内心的。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汶川地震我们是第一家证券公司把电脑架到了汶川地震的现场,员工们去救人,一个人在地下被埋了一两天,满身灰尘,躺在担架上要水要吃,但是看到了电脑,他爬到电脑边问涨了吗?在这一瞬间你看到了什么,投资人的人性。人性的行为偏好,这是现代金融学研究的起点,于是在这样一种行为偏好的研究当中,我们开始看到了两个螺旋,两个循环,于是对财富我们的理解就改变了,他不是你所追求的目标,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在这样一个螺旋当中,向左拐还是向右拐,每一个人都在这样一个选择当中,不知不觉地开始感受到了你对应通货膨胀的选择。那么,高收入群体,对抗通货膨胀的方法就是投资,投资意味着你要善于经营,同时面对风险。于是人们越对高风险产生恐惧,回过头想,当货币投放不断增长的时候,投资是对抗通货膨胀的唯一选择。不投资的人步行,投资的人开车,举债投资的人开飞机,我们都会说开飞机太危险,借钱投资太危险,但是大家回归常识,在马路上被汽车撞死的人多,还是飞机上掉下来的人多。我想答案应该清楚。风险并不是向他想象的这么多。而没有风险的地方,恰恰是这个社会最大的风险。因为,这个社会的纸会越来越多。
那么为什么这个纸会越来越多呢?我们就涉及到一个新的概念,就是现代政府作为通货膨胀制造业,他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变化。我们一般认为,政府是公共服务机构,这个概念来源于亚当斯密,但是亚当斯密把政府视为守业人,他是这样讲的,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唯一结果,就是用通货膨胀剥夺居民的财富,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线条, 他限制政府,让政府当局外人守业人。但是G20会议,宣告了凯恩斯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凯恩斯主义是什么,我告诉大家,他写了一本书《就业利息货币通论》,就业,利息,货币。如果你们接受现代政府必须解决就业问题,那凯恩斯告诉你,解决就业的密码就是利息和货币。 于是政府干预经济就是两张纸,左手是债权,右手是钞票,通过膨胀来了,发行债,回笼货币,通货膨胀走了,发点货币收回债券。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把这两张纸玩好了,经济就平衡了。但是玩这两张纸却要求建立一套体系,让政府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且凯恩斯告诉政府,要解决失业问题,必须创造需求,而创造需求是因为这个社会存在着三大心理定律,人的心有一种共同的偏好,第一大偏好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也就是钱越多,消费的比例越少,结论是总消费不足,所以政府不仅仅当守业人还要当消费者。第二大心理定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在座的创业者想一想,早期创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战略,想过风险,没有。为什么现在要想呢?是因为你的风险偏好下降,伴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的拥有者,风险偏好随着资本的增长而下降,结论就是总投资不足,政府你要来当投资人。那么大家自然要问,政府消费,政府投资,干什么?钱从哪来?这是长远思维,凯恩斯告诉你,这不是问题,不会消费,不会投资吗?我告诉你,打仗,浪费,奢侈,雇一帮人把地挖开,再雇一帮人把它填上,这样循环,什么意思?为了创造就业你可以胡作非为吗。你还要我教你怎么消费吗?只要你找到一个正当的理由,这个理由能够被反对党接受,能够被公众接受,你就用这个理由去创造投资,创造消费。所以猪流感来了,我在电视上讲,经济复苏的前奏,因为猪都来帮忙了。
剩下最后一个问题,钱从哪来?凯恩斯告诉你,更不是问题。第三大心理定律。每一个人口袋里有没有闲钱、零钱,家里有没有存款,都有吧。这是什么,退出流动的货币。当货币自愿退出流通,人们拿着钱,存着钱,他心里觉得安全,这个时候就带来一个结果,实际发行的货币和实际流通货币之间有一个缺口。我们需要一万亿的货币,因为我们要创造一万亿的流通,够吗?不够。凯恩斯告诉大家,由于有两千亿退出的流通,你需要一万两千亿的货币,所以凯恩斯主义给政府第一提出了充分就业的目标,然后提出了适度通胀的目标,没有通胀,是政府无能,适度通胀是政府的智慧,超越了适度的标准是对社会的犯罪,在无能,智慧和犯罪之间就出现了一个产业,这个产业就叫做通货膨胀制造业。这个制造业产生了,就像生产衣服一样,生产衣服的公司,是不是希望对服装的需求有无限增长的空间呢?那么我们想一想,任何一个产业,无论是做保险,做鞋子,做服装还是做货币它都有两个阶段,第一,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第二,是改变人们的消费需求。保险最早就是要满足人们对生活当中,各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那么保险发展到今天,它不仅满足了这种基本的需求,它同时又创造了更高的需求,让人们在保险的生活状态下,去追求财富,于是保险业就已经不是满足基本需求的产业,而变成了创造需求的产业。服装业也不例外,原来我们穿衣服就是为了不让人看,所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服装业在这样一种需求状态下无法生存,于是开始改造社会,女人的衣服一会儿露左肩,露得越多越时尚,于是变了,新三月,再三月,挑挑拣拣再三月。于是我们缔造了全球最大的衣服制造业,我们生产的成衣让中国每人买一件,现在人不穿三件半了,我们就要改变中国男人的习惯,所以网上你看,衬衣开始四件四件卖。这就是告诉你,男人要学习女人,要新三月,旧三月,挑挑拣拣再三月。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货币产业也走上了这条路,于是当你满足了国内的流通需求的时候,政府的职能开始升级了,初级班的政府管发行,我们学会了。中级班的政府输出货币,当你把两千亿的货币输出到境外,变成他国外汇储备,换回了两千亿的各种制造业品。本土一万亿的商品变成了一万两千亿,本土实际流通的一万亿货币只剩下八千亿你需要多少货币呢?于是适度的通胀,适度的标准开始从本土扩大到国际。这样你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富国倡导全球化,为什么美国倡导全球化,因为全球化的市场,是富国生产货币的市场空间。但是,这仍然是扩大的有限。于是高级班的政府要学会转移,把货币从能够引发通货膨胀的空间,转移到不会带来通货膨胀的空间,于是就创造了一个概念叫CPI。CPI消费物价指数,衡量的是一揽子商品,每个国家这一揽子都不一样,所以CPI所反应的通货膨胀开始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关注的焦点。但是,这是一个幻觉,这个幻觉是让大家开始接受在CPI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空间。因为政府开始改造这个社会,改造这个社会的女人。女人是消费动物,如果你把消费一百个行为,用手按住,95只手一定是女人的手,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把女人称为贱内、屋里的堂客。我们不能不让女人不出门,老公给你一千万炒股票,逛街的时间是多了还是少了,投资抑制消费,你又回去当贱内,一千万让你赔了,剩下600万,消费欲望增加还是减少了?这时老公干一点什么坏事你也原谅,一千万变成两千万,你变成了伟大的投资家,告诉我消费的欲望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再想一遍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观众:减少了。
金岩石:如果你说增加了说明你还是普通人,如果你说减少了你就升级为现代人。我们把家庭妇女分成两种,传统家庭妇女80%的话题是柴米油盐相夫教子,因为你生活在CPI这一揽子里面,现代家庭妇女80%的话题是股市,楼市,品牌时尚。这意味着什么?一旦你成为投资人,特别是赚了钱了,你的行为必然发生变化,第一,VL包变成了LV包。为什么?本人赚了,如果你还背着杂牌包,等于绕着世界告诉姐妹们,赔了。但是你们想过没有,两百块钱的VL变成两万块钱的LV,你消费功能没变,但是你为政府创造了两万块钱的超额货币需求,但是,他却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于是在CPI的内层空间,VL你们不要了,两百块钱降价了。但是,LV涨了,你们买LV,它不在CPI里面,说明,你们开始离开了CPI的内层空间,进入了另外一个生存空间。这个空间品牌时尚,高档消费,股市,楼市,投资,理财。开始成为大家的共同语言,所有这些语言把人们引向了另外一个空间。人们开始珍惜生命,开始买保险,人们开始追求财富,于是理财市场出现了。理财和保险,你们看,许总的部下都是帅哥靓女,给你推销的所有产品都带着帅哥靓女,于是美女经济,眼球经济,美的价值开始溢价。台湾同胞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保险业,给我们带来了KTV,给我们带来了中国制造。所有这些都是对使我们对美追求,对财富的追求放在一个平台上。于是美女是什么,美女就是会花别人男人钱的女人。而且花得越狠,代表美的身价,两万块钱的包,这里有五万块钱的包你不买吗?如果你不买代表美的价值贬值了,所以当货币大量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货币在生产着美的价值,于是人们在追求美丽,在追求漂亮,女人们开始花钱,男人们开始追逐女人,这个社会好女人和好男人的标准就变了,好男人必须是女人喜欢的男人。而且是愿意给女人花钱的男人,于是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变了,男人挣钱给女人花,这是天经地义。当然男人可以选择给哪个女人花。
从这个意义上讲,选择花得越宽的人对社会贡献越大。当我们开始进入这个空间的时候,我们再来看,我作为政府投放货币,一个水龙头现在有四个出口,一个出口是进入CPI的内层空间,如果全部货币都进入这个空间,恶性通胀,百姓造反。于是我换一个空间,进入高档,时尚,品牌消费。货币进入这个空间,却会产生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第三个出口进入股市楼市,会产生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于是股价,房价螺旋,加速螺旋上升。还有第四个空间,我把它输出到国外,这就是美国独享的专利,在这样一种现象下,货币开始想什么,开始想这个社会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就把理财,保险,股市,楼市变成了一个阶层的生活。而这个阶层我们现在看到,就是我们在座大多数人中产阶层,我们很多人都能够接受中产阶层是金融市场主流的消费群体。但是,我们每个人也许到今天,还接受着一个错误的观点,以为中产阶层在成熟社会是一个橄榄球,社会的人口结构,两头小,中间大。中产是人口多数。我的研究告诉大家,错了。永远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有一个橄榄球型的社会人口结构,整个社会是一个什么状态呢?无论中国,美国,还是欧洲都是这样一个东西,葫芦。葫芦型的社会,这个社会分成了三个群体,葫芦把上的占1%到5%,大葫芦上占75%到80%,中产阶层是在小葫芦上面生活的人,这个阶层有强烈的理财需求,为什么?因为这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方式,无论在中国,美国还是欧洲,选择任何一个年份,你都会看到,当年社会总收入的50%。社会总消费60%,社会总投资,不是企业投资,社会家庭投资总额的70%,社会家庭或者消费信贷的80%。这四个数字,代表了一个国家主流经济活动,构成了经济行为的60%。所以,我们在理解这个社会的时候,看这个葫芦,你们想一想自己和周边,我们大家喜欢谈的是葫芦把上人的故事,我们都在讲超级富豪的故事,但是我告诉大家超级富豪是无法复制的,每一个富豪都是无法复制的偶然的机会和天生的本领,所以在这个阶层,葫芦把这个阶层并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模式,有的人选择东,有的人选择西,有的人就要开跑车,有的人很多钱就要开破车。在这个阶层没有准化,由于我们谈论他们的故事,却忘记了我们自己的生活不是我们选择的,而是被选择,这就是一个阶层的生活,他的基本特征,用这些数字告诉大家,这个阶层是双轨收入的阶层。也就是职业化的收入,无论是你打工还是当小老板都代表了你的职业。
第二,就是投资性的收入,所以,财产性收入,职业性收入,是这个阶层的生活方式。双轨收入支撑着一个社会的群体,而这个群体构成了社会经济活动的主流。所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应当知道,这个世界有三种不幸,第一种是小沈阳的不幸,人活着,钱没花了,讲的是葫芦把的故事。第二种是赵本山的不幸,人活着,钱没了,那讲的是大葫芦的故事。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社会真正决定社会进步,决定社会稳定的是第三种不幸,有钱的时候不想花,想花的时候钱没了。你们想一想,股市一跌你会说,早知道我把它卖出去了,你不知道,当你作为投资人追求投资收益的时候,你会放弃消费。这时候你会认为,我真能控制我的投资回报,错了,因为你真正控制不了,当你真正意识到控制不了的时候,悔之晚矣。我每次去杭州有朋友来接我,来接我的车打不开,我说你赚了那么多钱,不买一个好点的车,他说你告诉我一支股票,奔驰就有了。第二次去杭州,我说奔驰呢?他说没了。所以,市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这个阶层对财富的追求又发挥于本能,所以这几个数字告诉大家,随着社会的成熟度越高,这个阶层负债投资的比例就越高,所以我们把这个阶层称为最容易破产的阶层。所以,必须要学会双轨收入,经营风险。
双轨收入,经营风险就要改变我们一些传统价值观,我们的价值观是崇尚储蓄,天道酬勤,节俭持家,所以储蓄,勤劳,节俭构成了我们的传统经营价值观,但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想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从当年你一文不明,到今天你进入小康,告诉我你所有财富总量当中有多大比例来源于工资,来源于节俭,有多大比例来源于资产,来源于资产溢价?当你们在算帐的时候,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波士堂节目中,我们搞了个“老板过堂”,我们在这边叫美女加野兽,我扮着野兽,因为老板坐在沙发上,灯一照,看到美女思维就混乱了,这时候我就能发现他的破绽。刘永好成长到今天的首富,最爱吃的是饲料,于是你看到一个农村的穷孩子经营的是农村产业成长为中国的首富。我说了,您的故事太感动我了,但是我这有个数你作为首富,80%的财富是来源于你投资的民生银行,而你刚才一字都没提,另外20%还有房地产和其他投资,你刚才说了这么多,给我一个感觉,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左手一只鸡你是有意摘花,右手一只花是你无心插柳,但是你无心的故事和你刚才告诉我的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哪一个贡献了你财富更高的比例?这样就告诉大家,犹太人最古老的信条,二八定律。决定社会财富的就是一个神奇密码,22和78,我简称为二八定律。当我们理解了这个社会成长的二八定律,我们就会知道,储蓄,节俭,勤劳决定的是20%。而80%是什么呢?就是要经营周期,经营风险。通俗的讲,要“躲过一劫、抄两把底”,逮住一个机会就得上,但是要知道认错,或者三千不是梦,是我讲的,五千不是梦,六千不是梦也都是我讲的,八千也是我讲的,错了怎么办呢?改!掉头唱空,这时候有人骂我,那时候四千点一直骂到一千六,我说到顶了,六月份每一次上电视问我,我都是一句话,休闲。所以,干脆讲不买不卖,不听不看,十月回头,回头是岸。所以,到十月份我们讲,一千六到两千四是聚宝盆。到了三千突破呢?再改,以三千为中轴,正负20%,我说下半年三千到三千六结果我是最保守的,也就是突破三千六怎么办呢?再改呗。有的人说最不靠谱的是预测家,靠谱就不对了,如果你能把不靠谱的市场看明白,那么你人就不靠谱。这个道理很简单,这就是索罗斯讲的,易错性定律,我成功的秘诀就是一句话,我善于认错。不要以为这个市场你能真说明白,我们只是通过预测,来跟上帝交流,看上帝的反应,我们永远不会对,只有他对,因为我们把市场奉为上帝,我们自己总是在猜测他的判断,每个人都要知道,市场是无情的,但是它却是公平的。所以,把市场奉为上帝,心存敬畏,胜者感恩,败者哭诉,决定我们社会财富的就是要在不断的犯罪和纠错当中形成,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80%的财富来源于要“躲过一节劫、抄两把底”,所以经常要调整自己的位置,调整自己的判断,这才是真正的预测。否则,你选择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我认为,说一句话,管十年,早晚要让你懵上,但是有用吗?没用,我们每半年讲一次,讲完之后两三个月必然要做调整,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因为,市场是不确定的,高度不确定,我们无法永远把握住市场的脉搏,所以,我们必须放弃一个市场上流传的观念,要战胜市场?错了,市场不可战胜,所以华尔街有一句名言,骑着市场走,不要跟市场宣战。这个概念告诉大家,我们80%的财富永远处在高度不确定的状态之中,十年一次的金融海啸就在这个空间当中兴风作浪,气象学家给我们讲了一个道理,亚马逊森林的蝴蝶扇扇翅膀就会掀起一场风暴,我们仍然把它当做笑谈。冰岛在08年初,被评为最适合人居住的国家,到了7月份这个国家破产了,原因是远在天边美国佛罗里达洲的次贷。我们看这个世界变小了,把我们这个世界变成了海洋,任何区位产生的海底地震都可能传导到海面引发轩然大波。这种风险我们无法预测,所以必须牢记中产阶层,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你要用20%的经历来经营你的劳动所得,但是你80%的财富,却来源于不知什么地方,随时可能发生的机会和风险。
解读了这个问题,大家就会问,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现在社会的财富基本的源码改变了,传统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呢?土地和劳动。当土地和劳动作为财富的基本源码的时候,这个世界没有人在追逐财富,资本诞生了,它开始把土地和劳动带进了商品经济,这只是第一阶段。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在这个阶段产生,他告诉我们劳动创造财富,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资本继续前进,于是改变了这个社会的基本源码,财富的标准变了。秘鲁的经济学家索托有本书叫做《资本的秘密》,这本书说明一个道理,由于资本的产生,产权制度变了,产权不再保护财产了,保护什么呢?它保护的是财产的交易权,因为这个世界被资本分裂成两种财富,一种是可以交易,可以流动。一种是不能交易,不能流动。拥有前者的富人和富国,拥有后者的是穷人和穷国。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所追求的财富是什么呢?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古巴社会主义社会,人均收入15美元一个月,我的学生带队去古巴,导游把他们带进了自己家开PARTY,结果他们发现这个导游住的是海边豪宅,于是他们就问了,你住那么好的房子,家里可以开四五十人的PATY,要花多少钱,导游回答说,房子不能交易,一块钱,我是工作需要所以住海边豪宅,代表团20多人离开了这个家,在街头买了苹果,一个苹果一美元,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美元买苹果的富人和一美元住豪宅的穷人,这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海边豪宅一旦失去了交易权,它没有价值,但是苹果它是可以交易的商品。
所以,当我们接受了商业社会的资本原则,我们就会看到,现代社会的财富是由这样三个基本源码构成的。预期,交易和流动性。没有上市的公司,为什么上市会产生溢价?因为它把不流动的资产,变成了可以流动的交易。把不能交易的资产,变成了可以交易的利器。房地产是怎么来的呢?房地产天然不是投资品,因为它不能交易,不能流动,但是城市化把房地产变成了商品,这才产生了现代房地产业。于是,现代房地产业,和现代投资市场融合我们就产生了股价,房价螺旋。在这种螺旋的过程当中,80%以上投资房产的人自然而然的会转向股市,而80%投资股市的人自然而然的会选择房子。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回答一个学生的提问,先买房还是先买股,什么样的人适合投资。他的回答是,买了房子的人适合投资。这个话就告诉大家,房子和股票已经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市场,这就是投资市场。当房子作为投资市场的一个商品,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它的相对价值就会由股价、房价的互动来决定,所以我们不能够按照消费品的价格来衡量房产。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按照消费品来衡量房子,西方对房产定价的标准主要是两个,十年的租金回报,30%的家庭可支付收入,这两个数字就把人自然而然的引向了我们用房租来决定价格,用人均收入来衡量房地产的合理价格。所以,他讲了房价至少要跌一半,因为你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标准,只能得出这个结论,但是为什么,市场一再告诉大家,不可能跌那么狠呢,是因为房子不是消费品,房子是投资品,在现代发展中国家,房子的刚性需求是投资需求,当刚性需求是投资需求的时候,主流销售房型是毛坯房,如果房子是消费品,主流销售房型一定是精装修,精装修要求一尘不染,只要有一点灰尘就减价,但是你们现在去看房有带白手套吗?你们带白口罩。为什么这么脏的房子你们还能接受呢?因为你脑子里面想的是消费品,心里面想的是投资品。于是作为投资品的就不能按照十倍的租金回报率,就像如何酒店计算酒店回报率,20年的租金回报率,既然是投资品,买房子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投资人,那么决定房价的是你的职业化收入,还是你的投资性收入呢?是投资性收入。所以,才会出现股市持续上升的时候,一旦突破一个点,当一个群体开始不接受在这个点位之上的风险,它就会退出股市,转投房市,所以我年终讲,上半年买股,下半年买房,上半年股市涨,股市一涨,涨过50%,房市立刻跟进。同样,当房价持续下跌的时候,投资必然下降,因为在投资人的脑子里面,投资帐户是一个帐户,这叫精神帐户。精神帐户的定义就是当你的总资产在贬值的时候,承担风险的意愿下降,当你的总资产在升值的时候,投资风险的意愿在上升,所以当房价持续下跌的时候,你担心房价再跌,投资的欲望也下降,当房价一跌股市立刻反弹,因为总资产止跌了,你开始提高了风险偏好,所以当股市的财富增长的时候,你本能的会说我要感谢房子他没跌,于是你去买他希望他涨。所以,风险偏好在人们的精神帐户当中不断的转换,特别是在中国,由于投资品的选择有限,就带来了我们只能在房股之间跳跃,多层次市场的形成,谁的经济发展从发展中变成发达国家,我们才会真正让投资市场有更多的选择,于是房子作为投资品的属性会弱化,这就是房子最终有一天会返朴归真变成消费品,当绝大多数人验房,带白手套去验房子的时候房价必然爆跌,背后是投资属性和消费属性的转换,这个转换在什么时候发生呢?20年后。最近我在研究,在研究下一阶段发票票吹什么泡泡,现在吹什么泡泡,这是困扰我们的最大难题,我一直在思考,四月份我到日本度假,这次我带着一个新的问题在那玩,在热海泡澡,我悟出一个道理,下一个泡泡就是吹中国,战后日本一片废墟,50年代到90年代一个超级泡沫形成,股市最高点4万点的时候,日本东京总市值超过了美国加德国,加英国之和。东京的房价可以买两个美国,这就是当时的东京。这样超级泡沫是怎么来的呢?就在这个阶段,日本开始完成工业化,坂城工业区带动了第一波,然后城市化开始启动,从50年代34%上升到了63%,80年代城市化一结束,市场爆裂,4万点的股市跌到了1万点现在还在1万点之下。当坂城工业区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日本大东京崛起,带动了城市化的最高潮,发展到今天,一个大东京占日本总人口28%,坂城8.8%,其他的城市1%到2%。这几个数字,使我得出的一个结论,如果说过去三十年,中国创造了一个世界工厂,那么从今天开始,未来三十年,中国会创造两个世界都市。如果在未来十年当中,总人口增长到15亿或者18亿,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北京,上海两大都市圈,你们算算帐,会得出什么结论。大北京会有3、4亿人口,大上海会有2到3亿人口,那么想一想,房价会涨多少?我说一倍,是怕说高了吓着别人,也就意味着未来十年,大上海会把南京,绍兴,宁波都圈进来,形成一个超级都市将容纳2到3亿人口,那么上海中心区的房子,应该涨多少呢?涨破你任何可以想象的空间,有人说我们不能跟日本比,日本是小国,我们应该跟美国比,美国中西部地区的房子便宜得不得了,你们再想一想,亚洲国家哪一个国家都是几大城市占人口过半?和日本比有三大理由,第一,日本它是中国人的后裔,秦始皇一辈子被骗了两回就是徐福,他告诉秦始皇说,长生不死药找到了,需要三千宫女,徐福就跟着三千宫女创造了一个日本。你们问问日本你们家是不是姓徐,他会告诉你是。所以同源同种,所以我们的选择偏好,不会有大的差别。
第二个指标,按人均土地计算,中国还不如日本,为什么我们不能和美国比呢?中美同样的土地,它养三亿人,我们养十三亿人,它的土地是七田,二水一分山,我们的土地是七山,二水一分田。所以,只能跟人多地少的地方去比较。按人均资源拥有量,我们也只能跟日本比,甚至还不如日本。这就带来了一个结论,如果未来三十年,中国会发生一次人口大迁徙,60%到70%的人口变成城里人,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两大地区,大上海,大北京。房价应该多高?股价应该多高?当我们看到现在投放大量增长的时候,很多学者在抱怨说,这钱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错了。认为它会创造更多的危机。这个判断现在是主流判断。的确,上半年投放的信贷,三分之一在银行自己那,自己赚,三分之一进入了铁公鸡,三分之一流出了银行体系负责进入了铁公鸡,其中一半以上进入了股市楼市,但是这能说明它错了吗?讲个道理,玩过马术的人都知道,你骑马跳悬崖,在悬崖跟前,马会掉头就跑,这是马的智慧,因为马不想死,钱比马聪明,因为钱有马的智慧,当实体经济面临产能过剩,你再让资金投入产能过剩的地区,马不干,所以它掉头就跑,跑到了哪里去呢?跑到了城市化的实体经济。城市化的实体经济就是金融地产,所以,当我们把城市化作为未来发展的主题,那么金融地产作为一个长期投资的主题,现在才刚刚开始。也就意味着房价以今年1月1号的价格为基准,五年内至少翻一倍。股价我现在只说到三千六,因为到三千六咱们再说,一节一节的说,我多说几回,你们也多来几回。我一次把它说到头了,你们会感到失望或者绝望。为什么呢?如果我们真的处在一个日本式超级泡沫的起点,我告诉大家,股市,楼市能涨多高,我自己也不敢说。因为,一定远远超过我敢说的那个数。
所以,在场的有记者千万别说我今天说了两万点,因为它可能超过两万点。但是,作为一个大的趋势看明白,我们必须同时面对走向这个趋势当中,有多次高风险,所以,要不断的防着,躲过一劫、抄两把底,一千六到两千四安全,两千四到三千也安全,因为大多数人是来游泳的,一过三千点进入冲浪阶段,这个时候股市就像海滩一样最热闹,因为钓鱼的驻足观望,沙滩上躺着比基尼。出现逆转的可能性是什么呢?我拿一个喇叭在沙滩上一喊“鲨鱼来了”,他们全跑了,这时候你们想鲨鱼是什么,在2007年第一条鲨鱼来了,从紧的货币政策,紧接着第二条鲨鱼来了,海外的金融海啸。所以,我们今天面临的仍然是两条鲨鱼,一个是政策突发性逆转,再一个就是所谓的金融海啸第二波。但是,我告诉大家,金融海啸第二波,不可能再来了,因为它如果发生,一定是由于石油价格导致许多国家在财政上破产,于是挺而走险,掀起第二波。这就是今年二月份,索罗斯先生讲的,要警惕俄罗斯油价战争。但是油价突然反弹,这个危险结束了。因为油价一直在30%和40%之间,有很多国家会在经济上会陷入破产,那么他们干什么呢?他们要打仗,但是油价把这场危机化解了,所以中国目前就只剩下一个危险了,那就是政策。而这个危险已经逼近了。当你们看到报纸上不断在讲适度宽松政策不变,大家一边倒对股市的泡沫义愤填膺,股市让人们恢复了信心,楼市带动了消费,所以这次温总理讲一句话:“我们今天不讨论这个问题行不行?”但是大家知道,紧接着四中全会要召开了,四中全会是不是要讨论这个问题呢,现在很多人在上折子,我们是少数牌,于是我们动用媒体,于是媒体开始讲了,现在这个状态就是高速公路上行使的汽车,你只要踩刹车就会翻车。所以下半年货币供应量20%以上,只有货币量保持在20%以上经济才能超过8%以上。第三,经济8%的目标能够实现,甚至是超额实现,股市一定会待在三千点以上。所以20%以上,8%以上,三千点以上,这是中国经济下半年的三条生命线。哪一条都不能少。所以,只要你们看到,股价指数接近三千点,闭上眼睛买。但是,睁开眼睛看一个数字,货币供应量,适度宽松,标准是什么。于是我查了很多东西。也问了很多人,我发现,这是央行第一次用这个词,以前我们不用这个词,以前我们一直用的是“扩张的,从紧的,稳健的”,但是从来没有用过“适度宽松”这四个字。于是,当这个政策开始启动之后,三月,四月,五月,六月,货币供应量保持在25%以上,我明白了,央行的适度宽松的目标就是货币增长的速度在25%左右。于是我用这个标准一直追到80年代,结果发现80年代有一段时间执行的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一段时间,货币供应量有单月超过30%,大部分时间是在20%以上。所以,我告诉大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于中国过去以往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所以,在这个政策基调上,可能出现微调,就是回归到真正的适度宽松,那就是20%多25%之间。为什么?因为我们执行货币政策时间最长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应的货币供应量大部分时间是在15%左右,所以,10%左右是从紧,15%左右是稳健,20%到25%之间是宽松,25%到35%之间是扩张。这就是中国货币政策在这个单项指标上的数量定义。所以,要能够保持8%的高成长,你就必须保持20%以上的货币增长。因为,上半年7.1%的货币增长,其中87.3%是靠投资驱动,而投资驱动当中90%以上是政府主导的投资,而政府主导的投资钱从哪来呢?印钞票。很多人担心政府花钱,说政府花的钱是纳税人的钱,错了,政府花的钱是存款人的钱,因为印钞票只会伤害存款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当货币供应量保持在20%以上的时候,股市,楼市就必然出现流动性泛滥。也就意味着人们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为社会分担风险,人们在追逐估价楼价上升的过程当中,是让高收入群体追求财富效应,为低收入群体化解通货膨胀。如果你把股市楼市按下去,通货膨胀就一定上来。所以20%的群体在股市楼市之中,你们是在为国家分担通货膨胀的风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相信,如果我们不是太弱智,我们绝对不会让股市,楼市熄火。因为股市,楼市一旦熄火,超额发行的货币就会成为一个祸水,转移到低收入群体会剥夺他们的生存权,那么我们就会看到群体行为,股市是社会安全的保险丝。当我们讲过拉动内需靠什么,拉动内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拉动股市,因为你把股市拉到了一个点上,他就自然会带动房市,房市一启动,60多个关联产业的需求就自然带动了。所以,实非实,虚非实。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正在完成的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从工业化,外向型需求主导的经济模式,逐步通过泡沫化的发展转向由城市化和内需主导的一个新的社会结构。这个结构正是日本在70年代到90年代以泡沫的起飞和泡沫的破灭而完成的。我既告诉大家机会,同时也告诉大家风险,但是,我们无法控制。结论是什么呢?我们这一代人吹泡,我们下一代人在泡沫中为我们分担责任,大家没有办法。出来混的总得有人还。这个道理连小孩子都看明白了,巴非特股东大会上一个13岁的孩子站起来问了一个问题,他问了,“巴非特爷爷,你们这一代人发了这么多的债,真的就是让我们替你们还吗?”巴非特怎么回答呢?四个字,“好好学习”。你学会了让你孙子还呀,不就是这个道理吗。我们在传统的观念当中,我们以为前人载树,后人乘凉,我们不应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为我们还债,今天我告诉大家这是错误的观念,而且缺乏经济学的合理性。我们这一代人死了哪有子孙后代,我们给他们命了,下了种了,他们还点债算点什么呀。所以,现代社会的传宗接代是什么观念呢?前人发债种树,后人乘凉是因为树叶就是债券,你能够为我们还债那是你的福分,因为如果我们今天不发债,我们就没有资产,当你没有资产的时候,我们的子孙后代想再发债都发不了,所以我们今天举债创造资产,连债带产传下去,相信未来,相信我们的子孙愿意为我们还债,因为我们留给他们的资产到了那年代会大幅升值,这就是我们不同时代的价值观。所以在这样一个阶段,大的趋势想明白了,我们就会知道我们真的是一场游戏。在这个游戏当中,金融海啸让中国事实上成为世界下一轮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就是全世界为了自己的复苏,他们会把中国吹得高高的,然后某一天当他们都复苏了,不需要我们了,你就会被扔一边,这就是一个商业模式。
当年日本就是在全球经济一片低迷的状态,起飞像一颗明星,于是带动了全球经济发展之后,明星陨落,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在未来这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将领先全球复苏,但是,领先全球复苏可能带来一个结果,就是我们成为经济复苏的火车头。而这样一个火车头,又会带来一个结果,就是城市化会加速,而城市化加速的进程中,两大泡沫不可避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正好处在一个领先全球吹泡泡的阶段,只是我们吹泡泡的技术不太高。为什么呢?美国人有3000万的货币就能吹出13,14万亿的GDP,我们用50万的货币才吹出30万的GDP,如果有可能我们把中国的GDP吹到百亿以上这就是真正的大国崛起,所以一个伟大的时代充满了高度的不确定性,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更多的人能够接受一种新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这个社会只可能是少数人在股市、楼市当中冲浪,也就意味着股市,楼市在这个房价中永远不可能由工薪阶层来决定。这个道理要想明白。于是博兰克说了我开着飞机,撒钞票,谁抢到了谁算谁的。这时候股市楼市就变成了再分配的工具,也变成了拉动宏观经济的两大引擎。所以,房价急剧上涨,股价急剧上涨,两极分化急剧扩大,这就是我给大家讲的两个螺旋,但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主流的声音代表的是葫芦下面80%的人,他们没有办法参与股价,房价螺旋,这就是在决策当中,不断出现摇摆的关键。于是,人们没有办法,怎么办呢?只能顺其自然。其实,我说,房价涨高点有什么不好,本来就是富人的游戏,汤臣一品十万,降到五万你买吗,你不也不买吗?你不买你跟着瞎说什么呢?你不买你是希望涨30万,你想30万一平米睡在那个房子里,我3千一平米睡在三十公里以外,他一闭眼没了,因为房价会掉下来的,那个时候才是工薪阶层的时代,意味着精装修房是主流房型,当二手房是主流交易量,我们就会真正回到房价由消费者决定,但是毛坯房占主导,投资人占主导的时候,我们不可能看到房价在这个基础再减一半,不可能。发展中国家就是开发商国家,什么时候把开发商没活干了,就发达了,发达国家是开发商开发完了的国家。
我的时间到了,最后进入对话和问答阶段,我没有给你们推荐任何股票,但是你们知道就买自己熟悉的,因为股票就是你的孩子,别天天想养别人的孩子,把自己孩子养好了就够了。谢谢大家!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