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大小之争与混业分业之惑 花旗、旅行者分合之反思

2009年07月21日11:4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7月17日,美国纽约,花旗标识。花旗集团当天报称,得益于出售旗下经纪公司Smith Barney的股份,获得一次性收益,第二季盈利42.8亿美元,远远好过去年同期的25亿美元亏损。但花旗亦因受金融海啸影响,房地产和交易业务出现巨额损失。

CFP/图

  随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份股花旗集团被原来隶属于花旗集团的金融机构旅行者保险公司取而代之,花旗集团从混业经营的急先锋位置上败下阵来。花旗集团曾经的灵魂人物桑迪·韦尔一手推动废除大萧条时代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将传统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合为一体,致力于业务全能化。现在,他输了。

  对金融行业来说,从来没有一种恒定不变的业务模式,任何模式都需要根据市场变化而改变,与其回避变化,不如接受变化,将之作为继续维持领导者地位的新机会。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1日股市开盘前,向纽约当地法院正式递交破产保护申请,进入破产保护程序。这一天也成为了通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最后一个交易日。与此同时,因破产保护和公司“国有化”,曾经是美国商界两大旗手的通用汽车和花旗集团,被道琼斯公司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分股(DJIA)中除名,取而代之的是美国通信公司思科系统(CSCO)和旅行者保险公司(TRV)。此变动已于6月8日正式生效。

  □张玉英

  4

  危机反思之二:

  混业、分业之惑

  此次金融危机的带来的一个明显变化是,作为金融业去杠杆化的一部分,金融业从混业回归到分业经营。

  随着6月8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份股花旗集团被原来隶属于花旗集团的金融机构旅行者保险公司取而代之,花旗集团从混业经营的急先锋败下阵来。花旗集团曾经的灵魂人物桑迪·韦尔一手推动废除大萧条时代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将传统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合为一体,致力于业务全能化。现在,他输了。

  商业银行的独立发展模式缘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萧条(Deep Depression),这一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受到挑战。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英国掀起金融大爆炸,自由化浪潮迅速席卷欧洲大陆,商业银行纷纷突破原有的业务限制向全能银行转型。20世纪90年代末期, 日本和美国相继出现金融大爆炸运动, 特别是1999年,美国宣布废止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实施1999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正式宣告了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实施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在西方主要国家的终结。70年后银行又回到了全能银行时代。

  当年向全能银行回归的浪潮主要是通过并购活动完成的,大银行尤其如是。比如,花旗集团是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的产物,合并后的花旗集团不仅在商业银行独占鳌头,在投资银行领域也是规模最大,业绩骄人! 再如,美洲银行对舰队波士顿的收购就使美洲银行迅速挤进全球投资银行前10强。 日本的银行全能化也同样是通过合并实现的,比如三菱东京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承接原来三菱信托的投资银行业务。

  与独立的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相比,全能银行的最大优势是协同效应的发挥。如花旗集团旗下的所罗门·美邦投资公司,过去在投资银行领域地位并不十分显赫,合并到花旗集团以后,通过花旗集团的营销网络交叉销售投资银行产品,业务迅速扩张,短时间内就成了全球投资银行的大哥大。

  然而,回归全能银行的同时,混业经营带来的风险也逐渐显现。1999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实行后,美联储经济学家就银行混业经营对风险的影响考察时发现:银行和证券、财产意外保险合并并不能改变银行控股公司(BHC)的风险,反而可能提高破产概率。银行从事证券承销并不能通过多元化降低收益波动性,因为投资市场和信贷市场都和经济周期波动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无法起到抵消风险的作用。保险产品中的财产和意外险种的风险相当大,并不低于银行信贷。

  规模和范围效益虽然可以使金融机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但这种作用有一定限度,在此限度内,规模和范围发挥正效益,超过这一限度的规模和范围扩张,则可能带来负效益。混业经营确实可以带来产品多元化、交叉销售的利益,但若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力不同步提高,则可能抵消混业经营的效益。另外,混业经营会带来新的文化和利益冲突。例如,商业银行传统保守,员工报酬差异较小;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则冒险进取,员工报酬差异极大,不同行业之间协调不到位,也会直接影响产品交叉销售,抵消混业经营效益。

  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商业模式,分业、混业亦如是。前文详述的花旗集团与旅行者集团的分合恩怨似乎证明了这一点。正如当年制定金融超级市场发展模式的花旗主管桑迪·韦尔在2004年年报致股东信中所说:对金融行业来说,从来没有一种恒定不变的业务模式,任何模式都需要根据市场变化而改变,花旗与其回避变化,不如接受变化,将之作为继续维持领导者地位的新机会。

  我们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跟随者,是否也应从花旗集团的分分合合、起起落落中领悟些什么?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1

  通用、花旗:

  被道指剥离之痛

  在此之前的4月28日,由于股价急剧下跌到不足以对全球指数涨跌产生任何影响力的程度,花旗和通用两只股票被正式从道琼斯全球指数中剔除。道琼斯全球指数中150只成份股均是“具备未来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其中42%是美国大企业,10%为日本企业,剩下48%来自全球23个发达经济体或者新兴国家。在被道琼斯全球指数除名的同时,市场随之呼吁负责编撰道琼斯指数的新闻集团将通用和花旗从道指剔除,当时道琼斯指数编撰人JohnPrestbo表示,通常只有破产或者国有化的情形下才会将企业从工业指数中剔除,比如他们已经将国有化的AIG剔除,而以卡夫饼干取代。当时JohnPrestbo还认为,政府对花旗的投资和给予通用汽车的贷款不会导致国有化。然而,时隔一月有余,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而花旗集团则接受了美国纳税人450亿美元的资助。这两家公司成为继2008年9月美国国际集团(AIG)被剔除之后,最先被剔除出道指成份股的公司。自2007年年初以来,它们的股价均跌逾90%。

  道指是最引人注目的美国股市晴雨表。道指全称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系由30只美国“蓝筹股”构成,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是美国股市现存指数当中最古老的一个。名称当中之所以会出现“平均”的字样,是因为指数最初是将成份股价格相加再除以股票数量之后产生的(指数的最初读数,即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产生于1896年5月26日,为40.94点)。1896年,道氏首创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时,成份股仅有12只。伴随时代的演进,美国经济不断扩张,道指的成份股不断增加,从12只到20只,最终达到了今天30只的规模。成份股不断增加的同时,最初专注于煤、钢、石墨、橡胶和皮革等农产品和原材料部门的道指,完成了向覆盖科技、金融服务、制造以及零售行业的综合工业指数的转变。

  2

  旅行者与花旗之恩怨纠葛

  旅行者集团曾是花旗集团旗下的一家保险公司,于2002年从花旗分拆而出。然而,时隔7年之后,旅行者保险公司代替花旗集团进入道指,对于历史上有着合分之争的这对“冤家”,市场戏谑地将之称为旅行者保险公司给了花旗一记响亮的耳光。

  花旗银行是1955年由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而成的,合并后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1976年3月1月改为花旗银行。

  旅行者集团前身旅行者人身及事故保险公司(The Travelers Life and Accident Insurance Company)成立于1864年,一直以经营保险业为主,在收购了美邦经纪公司(Smith Barney)后,其经营范围扩大到证券经纪、投资金融服务领域。1997年底又以90亿美元的价格兼并了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成立了所罗门·美邦投资公司。

  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合并组成的新公司称为“花旗集团”,其商标为旅行者集团的红雨伞和花旗集团的蓝色字标。合并组成的花旗集团,成为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诸多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的金融集团。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达7000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在100个国家有1亿客户,拥有6000万张信用卡的消费客户,从而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之一。

  花旗集团基本逻辑是,通过银行与保险业务的合并,为顾客提供混业模式下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在一个营业点为客户提供从储蓄、消费信贷、抵押贷款到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咨询、资产管理等全方位金融服务,从而实现交叉销售所带来的经营协同。

  然而,世事并非总随人愿。合并后的花旗集团其实一直在分拆、整合中反复。2002年,花旗分拆了旅行者的财险业务。2005年,又以115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的旅行者寿险和年金公司与几乎所有国际保险业务卖给了美国大都会寿险公司,从而正式退出了保险业务领域。

  2003年11月,由花旗分拆出来的旅行者保险与圣保罗集团合并,成立美国圣保罗旅行者保险公司。圣保罗集团公司(The St Paul Companies)与旅行者财产事故保险公司(Travelers Property Casualty)达成价值160亿美元的合并交易,从而使两位势力强大的前花旗集团(Citigroup)管理人员重新联手。以市场份额计,美国第二大财产事故保险公司由此诞生。合并后的公司名为圣保罗旅行者保险公司(The St Paul Travelers),控制1070亿美元的总资产,并在美国商业保险市场占据7.6%的份额,仅次于美国国际集团(AIG)。2007年2月13日,圣保罗旅行者保险公司(St. Paul Travelers Companies Inc.)宣布公司改名为旅行者保险公司(Travelers Cos. Inc.)。

  3

  危机反思之一:大小之争

  世人常以大为美,然而大真的美吗?

  1998年,花旗并购旅行者集团,创造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纪录,并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全能银行的浪潮。很明显的是,花旗成为美国银行业老大,主要靠的就是大举并购。大规模并购导致其规模过大、管理不便而且没有进行有效整合,这对于其在抵押贷款资产的过大敞口和过高的杠杆比例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有道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夕日的金融帝国而今穷途末路。花旗的举措则将从本质上改写1998年花旗银行(Citicorp)与TravelersGroup合并时提出的金融超市理念。

  2009年1月,花旗集团宣布,将把业务重新划分为两大类,主要集中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方面。根据分拆方案,花旗集团将一分为二。 其中,花旗银行(Citicorp)将专注于花旗集团在100多个国家的银行业务,包括零售银行、信用卡、企业和投资银行、花旗私人银行和交易服务等业务。 花旗控股(CitiHoldings)的业务将包括资产管理和消费融资,包括Primericalife部门、日兴Cordial证券和花旗与摩根士丹利新合资成立的经纪公司中49%的股权。 花旗控股还将包含本地消费者融资业务,包括CitiFinancial和CitiMortgage,同时还包含2008年11月时获得了政府援救计划支持的3010亿美元资产。

  金融危机以来,一些“大”的金融机构相继倒下。全球大型银行需要削减规模吗?自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倒闭以来,这个问题一直若隐若现地萦绕在金融体系之中。金融机构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规模,什么样的规模才是适度的规模?在关于金融危机的反思中,人们时不时地提出“大”的问题。

  因此,一场有关“规模”的新辩论悄然上演。最近,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Mervyn King)警告称,监管机构或许需要重新考虑让某些银行变得“太大而不能倒闭”的做法是否明智。而在华盛顿,奥巴马(Obama)政府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不过语气更加委婉。

  现任瑞士央行副行长的希尔德·布兰德则对规模表露了更直白的干预,他强硬地表示:“限制规模当然是对金融机构企业战略的重大干预。瑞士央行自然意识到,规模带来一些优势,但就大型跨国银行而言,经验似乎表明,这些机构的规模早就超越了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所需的水平。”他透露,该行正考虑采取“直接和间接的手段来限制大型国际银行的规模”。在瑞士,大型国际银行指的是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和瑞银(UBS)。

  正如市场人士所说的,我们有必要密切关注瑞士央行有关限制规模辩论的进展情况。因为挽救他们的代价太高,全球充斥着大到不能破产的银行,除此以外,还存在着大到无法管理的银行。花旗集团(Citigroup)和美林(Merrill Lynch)的故事即是如此。

  2009年6月16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金融监管改革七大要求》社评,提出金融监管改革的7条原则,其中之一是:“如果企业规模过大,以至于不能破产,则应该通过更高的最低资本金要求,来保护公众的利益”。

(责任编辑:陈大伟)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