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有网友爆出信用卡存在“后三码”(信用卡验证码)支付漏洞问题后,引发了一场关于信用卡使用中风险问题的争论。我觉得这场争论的结果似乎并不重要,但这场争论却可以说来的正逢其时,它一方面反映出持卡人自我防护意识的提高,从另一个角度也尖锐地暴露出国内银行在单纯地追求发卡规模的时候,忽视对持卡人安全用卡的培育和提示,从而反映出发卡银行服务意识的淡漠。
从2002年起,随着国内信用卡带有畸形化的爆发式发展,众多持卡人都只是通过业余速成的方式学到一些使用信用卡的方法,然而用卡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问题也一直伴随和困扰着持卡人,银行对这些问题不是敷衍就是推卸责任,某些银行还通过刻意的市场策划,诱使持卡人拥有多张信用卡,持卡人在使用中因忽视了用卡次数而导致年费的产生。有些持卡人由于对信用卡本身一些特点不了解,从而为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成为信用卡产业发展中的“牺牲品”。
一些业内人士通常把这些问题的出现,归咎于国内信用卡业务发展时间较短、经验匮乏等因素。的确,国内信用卡业务的起步,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属于比较晚的,但正是这个因素,恰好更应该借鉴海外先进的信用卡发展模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国内信用卡业务,很多银行也引入了外资银行成立合资信用卡中心,或者引入海外银行信用卡团队直接上阵,在硬件上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起点不能说不高的。然而时至今日,银行界竟没有一部与信用卡行业发展配套的法律法规作为行业发展的规范,仅有的一部《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还是于1996年颁布,早已与当前的信用卡市场不相适应,呼之很久的新的银行卡管理办法至今仍不见踪影。今天的信用卡行业就如同一个上身穿着光鲜,下身却衣不蔽体,光着脚在泥泞和迷雾中前行的人。
美国的信用卡产业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极为规范的产业模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由18项信用管理法律构成信用卡行业法律体系,其中包括:《公平信用报告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平等信贷机会法》、《诚实租借法》、《信用卡发行法》、《公平信贷和赊账卡公开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对信用卡业务领域进行了详细而可行的规范,为信用卡行业的各个业务环节提供了运作依据和法律保障。国内金融业内可谓“海龟”、高素质人群云集,还有很多在外资银行多年从事信用卡业务经验的专业人士,对于信用卡行业在海外的发展动向应该是了如指掌,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要说一部相关法律,就是一个管理法规都无法出台,不能有效地保护信用卡市场良性发展,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而令人不解与汗颜。
“后三码”问题刚一提出就引发了市场争论,立刻就有银行的专业人士跳出来解释说:持卡人提供信用卡卡号、验证码、信用卡有效期等信息进行离线交易这种支付方式是正常的,是一种“惯例”。言下之意就是既然是一种惯例,持卡人就理应知道。这种口气和之前针对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信用卡无密码交易等问题出现时所使用的口气极其相似。信用卡作为引进的、在海外发展极其成熟的金融产品,引入一些国外信用卡本身的特点本无可厚非。然而作为发卡银行,又向持卡人介绍了多少这样的“惯例”呢?倒是更多地使用“惯例”来作为敷衍塞责的借口,正如有的用户指出的:“惯例”都是发卡银行针对市场最有利的推辞。
信用卡的一些惯例,是海外市场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渐形成的一些习惯做法和先例,作为新兴的信用卡市场可以将这些惯例作为参考依据,但同时更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与之相适应的规范制度。就拿信用卡密码问题来说,美国的信用卡在交易时是不需要输入密码,仅凭持卡人签名即可进行交易。但是这个“惯例”的前提条件是《信用卡发行法》中制定了合法持卡人因被盗等非主观不良行为的情况下造成的信用卡损失,不需要赔偿或者仅需要很少量的负担费用。这就有效地保护了合法持卡人的利益不受侵害。而在国内,这一惯例从开始之初就受到市场的非议,其原因就在于国内缺乏成熟、健康的国家信用体制,用卡环境愈发险恶,违法违规事件屡见不鲜,作为主管部门的中央银行、银监会针对类似案件无法可依,发卡银行更是采取推诿的手段,将矛盾转嫁到持卡人和商户,来减少自身的损失,因此这样的“惯例”在国内逐渐被信用卡密码交易所替代也成为一种必然,但是信用卡在国外使用中仍旧不使用密码的“惯例”,银行又告知持卡人多少呢?
信用卡签字消费是惯例,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是惯例,信用卡透支款项全额罚息是惯例,账单未收到导致逾期还款产生滞纳金是惯例,没有开卡产生年费是惯例…… 到底信用卡还有多少“惯例”、多少“潜规则”等待着持卡人去钻研呢?难道非要将持卡人个个都培养成为信用卡“专家”吗?
持卡人作为消费者,最简单的要求,就是一个健康、安全的用卡环境,以及发卡银行良好的服务系统,让他们在用卡的时候真正体会到使用银行卡所带来的便捷、安全的感受。如果让持卡人感觉使用银行卡到处是破财的陷阱,甚至到自助银行提款还要提防是否会带来杀身之祸的时候,我们的银行卡事业恐怕也只能在混沌中前行了。
中国的信用卡行业经历了五年多的高速并且是畸形的发展后,是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专业人士”们不要总站在高高的“布道者”位置给持卡人太多说教,放下身段为持卡人踏踏实实做点实事吧。
信用卡验证码常识:
每张信用卡背面,通常在签名处末尾的顶端以斜体字显示两组数字,前一组四位为卡号末四位数字,后三位数字则是俗称的“后三码”。实际上它是商业银行为了确保信用卡密码安全所设立的验证码,是为了银行卡用于非直接刷卡消费交易,例如网络支付等交易使用的。“后三码”数字所起的作用和性质相同,但根据银行卡组织不同,其名称不同,中国银联为CVN2,万事达卡为CVC2,VISA卡使用的称为CVV2,AE运通卡则称为CSC2。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