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2009年中国信用卡发展研讨会”于2009年3月26日在北京举办。搜狐理财频道作为网络理财媒体的领跑者,也是门户网站专业理财频道的开创者。本次研讨会,我们特邀请专家学者,监管部门领导,信用卡部门负责人,各大发卡组织负责人齐聚搜狐,共同探讨中国信用卡行业的发展问题。
以下是主题研讨会三:“信用卡业务的产品服务创新与升级”论坛嘉宾发言:
搜狐2009中国信用卡发展研讨会 信用卡业务的产品服务创新与升级主题研讨 崔萌摄
研讨会的第三场,信用卡业务产品服务创新与升级。这个问题对于所有的银行,包括个人持卡人和媒体朋友都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请出本场嘉宾主持人,资深信用卡行业观察家聂俊峰先生。有请对话嘉宾:
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 戴兵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北京分中心总经理 王俊辉
零点集团IT电信与金融行业研究总监 张朋
聂俊峰:我的一个朋友在三四年以前不断的收到各家银行找他办卡。
这个问题表明了银行从跑马圈地到最后服务创新和升级的变化。我首先把这个问题抛给戴总,作为光大银行的当家人角度,你看现在信用卡的消费和准备从哪些方面给持卡人提供更优惠的服务?
戴兵: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以后,在国内好用、通用的问题是基本上解决了。在700个城市和地区,100恩多个商户,全球50多个国家都能够用了。再加上国际组织的参与,使得持卡人在好用、通用方面都有很好的体验。
再往下走,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让持卡人的感觉更好。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要求是不同的。如何要解决客户的需求问题,就是一个细分的问题。如何使银行能够接受、客户感觉也很好的细分,这是客户和银行都需要探讨的问题。在广大的发展道路上,创新是广大一直探索的。广大的信用卡的发展稍候滞后于这个市场。所以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更为重要。我觉得我们要以更多的智慧型的创新去满足这个市场的需要。因为如果一味的用追求成本,或者是往产品上输血的方式创新,这个创新是持续不了的。
比如说广大的福信用卡,发行量已经超过三百多万张。为什么他能够得到持卡人的共鸣,主要是因为中国福的传统的文化,打的就是文化牌。我觉得在这方面,文化牌打起来让持卡人和我们都很心动。因为大家都有这个心,都有这个情。我觉得这种创新又环保又节能,效果又很好。未来在光大银行的创新方面,当然在新技术领域,在特殊的领域,我们还要做一些研发。使得这个市场的细分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还有一个创新是走中国特色。刚才很多专家也说到,中国的盈利方式,我们渐渐的体会到了,目前中国信用卡发展来说,很多的外部环境跟美国市场和其他市场相比,相差甚远,我们要解决我们的突破点在哪里。
聂俊峰:刚才我在台下听你讲商户的扣率太低,你是不是想实行差别扣率?比如说刷信用卡是一种手续费,刷借记卡是另外一种手续费?
戴兵:包括但不限于这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实施起来极其困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政府退税,你发消费券还不如用信用卡。信用卡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现金。信用卡的广泛使用相对的是现金。现金对于政府来说是一个庞大的运营成本。不仅是一个生产成本,包括运输、载体对于全社会的运营成本都很大。如果说大家都要用卡机来支付。基于现在的运营成本就没有了。对于社会都是一个节约,对于纸张也是节约,少砍很多树。消费者也不用发了,你持卡消费,我给你退税就行了。这样的话,大家都会用卡消费,反腐倡廉、纳税、所得税、营业税都公开、透明了。所以,真的是利国利民的一个大好的方式。
聂俊峰:根据主办方的安排,我们主要讨论创新。我们可以把话题集中一下,分为四个方面,一个是信用卡的新产品方面。第二,功能和服务。第三,安全性。第四,品牌和营销。我们还是说产品这一块,刚才戴总讲到了广大银行的福卡。我知道光大银行还有吉祥三宝,还有世界杯。这几年新的概念和主题的银行卡层出不穷。我最近听说招商银行在谋划蜡笔小心、樱桃小丸子。王总这边有没有什么想法?造卡运动是否会继续下去?还是会到一定程度以后达到饱和?
王俊辉:我简单表达我个人的观点。信用卡走到今天,就像前面说的是一个舶来品。从欧美开始做起,后来是台湾香港学他们,我们又学台湾香港。叶总也说了,03年算元年,现在有五年了。这么一段过来,我们前期基本上是靠着台湾的模式,大部分还是港台的模式来走。走到今天我觉得差不多了。
第二点,同质化太普遍了。创新迫在眉睫。
第三点,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逼得你不得已去创新。原来你圈地运动,一旦客户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盈利的压力就来了。下一步是创新为主。
基于这三点,我觉得创新肯定是必须的。
从中信来说,中国目前创新也遇到了我们和国外有一些差距,经验等等各方面有一些不足。从三个角度,我们有一些地方确实做得不是很好。比如说产品特别多,点子特别多,但是从来没有深度去维护过。卡不断的出来,我自己做营销的,有的做了两千张就没有人再去碰它了。那个客群也仍在那里。各家卡片的品种都有上百种。但是你真正深度维护一个产品的还是比较少。我们中信银行的总裁的一句话,创新不应该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应该站在一定基础上的创新。我们需要大量的客户积累,没有这个客户积累,谈创新有点太虚。前期所有的创新基本上是围绕获取客户的产品方面。真正的服务创新不是没有,有,但是还做得非常少。我们跟国外的差距在于交叉和混业的经营。我们一些战略合作伙伴在欧洲做私人银行做得好。交叉银行以后,一个客户的内容可以提供300%。各个银行也做了不少创新,多多少少我觉得都在做。中信银行,我陪我们的总裁参加一个保险卡的新闻发布会。基本上是把保险和信贷的两个功能和一了。你办了等于是买了一份医疗保险。我们所有的积分都可以变成保费,是真正作为金融混业的金融产品。很多银行也都在努力。我相信应该是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银行业卡机构的专业人才肯定能够把信用卡搞得很好。我觉得盈利也会很快到来。
张朋:大家都在谈服务创新,首先想跟大家分享的,因为最近我们和中信银行联合发布了我们中国信用卡服务指数。中间有一些数据也可以跟大家做一些分享。包括我相信很多和大家的经验是比较一致的。比如说首先我们谈要精耕细作,要服务。首先我们要看的是信用卡的客户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根据我们这一次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很大一部分现在有45%左右是30岁以下,也就是80后的这一代。80后和我们做卡产品的、做服务的一群人是有一定的年龄的差异。所以我们更多的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银行业更了解的就是作为我们银行内部的人士,很多的可能会是白金卡客户的水平。白金卡在我们这次研究中,他的服务满意度是相对比较低的。更多的是在优先服务的感受上。他觉得自己和普通卡没有什么区别。有一些是要付年费的,还有一些其他的限制。他觉得他和普通卡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在这一块上的感受就会比较差。我们发现,首先普卡,更多的已经成为了普通人的水平。我还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我们有一个同事,因为要办卡,所以她找到了招商银行的业务员,请他到公司里来办理信用卡。那个业务员首先就能够看出来是很激动的。他跟我们说,我们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你们这样的高端客户。我们这个同事也是刚刚参加工作不久。这样的一个水平,可能他的收入也就是两千到五千的基本工资水平。这样的人群,业务员会认为说我们很难接触到这样的高端客户。我们想到现在信用卡新发展的客户群可能已经越来越降低了层次。我觉得在这种基础上,我们对于普卡。对于安全性、对于信用额度、在服务方面和促销费用方面都会有相应的研究。
我们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刚才银行业都会提到现在盈利很困难。而消费者提的需求就是我不希望付任何的费用。我们看到在消卡客户中有两成以上就是因为让他支付了某些费用。比如说一些业务的费用,或者是没有及时还款而产生的利息的支出。很多是因为有费用的开支。比如说有的可能会有限制,你必须刷卡消费几次以上可以免年费。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消卡或者退出。
另外,对于消费者来说,他在服务上,增值服务他希望越多越好。在银行卡目前同质化程度很高的情况下,会不会以增值服务为我们主要的区分点。在功能组合上,我们是不是更好的可以针对细分群体,比如说我们更好的针对一些即将成为我们带来利润来源的主流客户,比如说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团体。民生就会关注一些细分市场,他会关注留学生这些细分市场之间的,我们去关注一些特定的功能组织。以及我们在促销费用上,以及相应的详细,相应的商户是不是有一些差异。这也是抛砖引玉的话题。
聂俊峰:谢谢张女士,她为银行人员在信用卡产品创新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她刚才讲到了客户调查过程中白金卡的满意度比较低。我跟戴总私下交流了一下。我们觉得白金卡客户中,特别尊贵的客户接受调查公司访问的概率也比较低。
下一个话题是功能方面。这也是目前大家关注最多的。主办方要求我一定还要再来跟大家讨论工商银行取消全额罚息是否值得仿效。还是请戴总先说。
戴兵:首先他不是全额罚息,它是一种计息方式。如果你到期,按约定你还了,你一分钱不付。如果你到那个时间,你没有全额还,起息日从计帐日开始算起。不是一个罚息,而是一个协议。为什么这个协议要这样定,这不是中国人的发明。信用卡是舶来品。他是在欧美市场上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只有这样发卡银行才不会赔钱。否则的话,发卡银行都是赔钱在做。如果说这个产品、这个业务要求发卡银行赔钱做。你们想象一下,发卡银行会将这个产品进行到底吗?将来真正免担保、免保证金的银行卡在中国市场上就不会有了。那就是大家都不需要出保证金。实际上最后受害的是这个产业。你们没有看到为这个产业服务的产业链是很庞大的。在信用卡这个产业链从上到下起码是上百万人在服务于这个产业,包括制卡企业、帐单企业、外包服务企业等等,都是因为它而存在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制卡企业和帐单企业,都是因为信用卡的蓬勃发达,才在中国市场上蓬勃发展起来。而且规模不断的扩大。我们熟悉的很多制卡厂商他们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三四倍,是因为我们银行卡得到了发展。如果让这个产业不能在中国健康、稳健的发展下去。受损害的不仅仅是发卡银行。是真个产业,是这个产业链上生存的上百万的员工。
聂俊峰:工商银行计息新规出来之后,基本上国内所有媒体铺天盖地说其他媒体不跟进,你这是霸王条款,你这是对消费者不公,存在着隐瞒、欺诈等等。就我跟业内一些朋友交流。今天工行的朋友没有来。工商银行部分计息的方式在它原来分行运营的人民币准贷记卡中做过。等于这背后牵扯到了大量的系统改造。国内大部分的系统都是引进或者是外包银联数据,本身可能不具备这个基础。
戴兵:首先不是一个技术问题。首先是一个计价方式的问题。我们把它再形象化一点,是游戏规则的问题。他为什么要这么计价?是因为他免担保,免保证金。你证明你是一个有信用的人,我就把钱借给你了。是这种方式。为什么质押贷款不会有这么高的利息?是因为保证的方式不一样。这种方式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只有这样操作才能够进行下去。这个产品的特性就要这样去计价。这是一个计价方式。为了这个计价方式开发了这个系统。现在有可能最最重要的就是,准贷记卡那样做是可以的。但是非准贷记卡,真正的信用卡那样做是进行不下去的。
聂俊峰:可能他的持卡人觉得透支或者非全额还款的情况有可能会增加。但是工行由此获取的利息收入并不会高?
戴兵:不是。我们现在信用卡的计价方式和游戏规则是让更多的人免费了吃了午餐。而是让更少的人付了钱。如果把这种规则改了,以后更多的人吃免费午餐的方式就不可能了。
聂俊峰:戴总的意思是,我们从健康、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方式来讲。工商银行以后还有没有别的同行跟进,就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了。
王俊辉:我很认同戴总的观点,刚才她提的每一点我都是支持的。为什么我们的行业有时候在国际上吃亏,就是缺少一种团结的协会组织。中国人自己往往会把市场做死,这是特别可怕的现象。我从三个角度评价这个事。第一,工行这样做有他的道理,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就是想强占份额,就是占有市场占有率。我的看法,是这个东西市场反应大,但是效果未显现。他做的一定是只影响部分还款的人,对全额还款的人这个策略没有什么影响。对于部分还款的人,第一个是最低还款的人,他的影响也就是10%到15%。它的作用有限。第二,比10%、15%多的人。这部分人是很少的。要不然做分期。第三,他的借记帐户不够,他自己掉进去了。他的效果还没有看出来。
我跟戴总的观点一样,信用卡是一个双边市场。中国的信用卡市场 其实很难做。原因是在收单这一边,我们的盈利非常薄,甚至是不盈利。四大行也喊出来了,外卡收单都是赔钱在做。国外信用卡的收单占3%的佣金收益,国内1%都不到。目前中国用明天的钱的人还是有限。导致了利息收入的量不会太大。
第二,资金成本,好多人是吃免费午餐的,全额还款的人基本上是银行在担负资金成本。无良信用的持卡人和欺诈的骗子,风险成本也是银行自己在承担。所以现在在中国要实现盈利还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信用卡是无担保的。还是消费信贷,必然导致了他是高风险的。既然高风险一定要维持一定的高利率才能保障银行的基本利率。如果银行不赚钱,持卡人现在享受的所有的实惠都是暂时的。银行一旦不赚钱,服务质量一定是下降的。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企业生存也是对社会的负责任。既然是高风险,需要有一定的高利润来做保证,来弥补风险金带来的损失。那些损失你都是看不到的。都是未知的,经济一不好,银行是很难做的。从这三个观点我觉得需要有一个行业协会约束一下,这类似于价格战。中国信用卡市场还没有到成熟阶段。通常价格战只是在成熟阶段才才能的被迫的手段。我们这么早的采用这个手段是不是能够保证这个行业健康的发展下去。我也表示怀疑。
聂俊峰:这一次计息新规,媒体讨论以后,我也调查了一些国外的发卡银行的做法,可以总结为利率个性化。打一个比方,我和戴总都上了中信银行申请了信用卡。戴总是白金,我是小金卡。因为戴总的资金状况特别好。她可能在中信银行信用卡享受到的利率就比我低很多。现在因为国内的利率依然是在人民银行管制这一块。如果将来实施利率个性化。张女士作为行业的观察者,或者是持卡人的角度。对你来讲,会不会诱发一些你原来不想透支,但是现在又想借贷的需求出来?
张朋:对于高端客户来说,因为现在确实有一些服务是集中在客户优惠上。我理解高端客户不见得需要的是费用的优惠。不见得需要你用更低的利息。需要的是大额的资金周转或者是其他的需要。这件事情上可以理解为价格战。如果说消费者就是因为这一点转用工商银行的卡,我觉得他是恶意的,如果为了这一点而转过来,这种消费者可能并不是优质客户。但是我觉得这一点有可能会被他包装成为他对于客户更人性化,更加体贴的一种方式。因为我知道在过去,这虽然没有成为一个新的规定,但是会经常小范围的使用。比如说在招商银行很多都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客户表示他不知道有这种规定,他不知道还了一部分就要全额的计息。在这种情况下,他如果有投诉,都会给他削减掉这一部分费用。在过去小范围使用的手段,现在成为全行业统一的标准,可能会引起一些新的变化。尤其是我觉得对于银行现在信用卡同质化程度是非常高的,包括功能、包括其他的包装定位,差异都不是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他一旦有所差异,就可以作为他宣传推广的一种手段之一。所以,虽然很多人不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一定要投入的一个新的卖点,但是有可能会成为他宣传推广中的一亮点。在其他都一样的话,他有这一点可能会更好一些。
戴兵:虽然说我们表面上看在中国的信用卡业,我们的利率是受管制的。但是对于个性化的利率,各家银行都已经推出了。所以实际上在降低利率方面,对于好的客户,各家银行或多或少都推出了相应的业务。但是我们并不希望用一种一刀切的方法, 他损害的是更多的消费者。整个信用卡业务产业链中,70%的人是受益的。只有不到30%的人才支付了违约的钱。如果说用那种方式,会让更多的人受害。现在其他的发卡银行之所以能够让更多的人受惠,是因为用了这部分钱去贴补他们。
聂俊峰:国内目前华夏银行在06年推出余额代偿。这一块也没有同业做跟进。我不知道戴总这一项业务有没有什么考虑?我看了一个数据。在美国的余额代偿市场也是非常大的。
戴兵:国内目前不支持这样做。
聂俊峰:目前在信用卡的使用上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戴总怎么看?
戴兵:我觉得这个问题我们要一分为二,首先来看,的确出现了这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好比是修了高速公路要出车祸一样。没有修高速公路出车祸死的人少一些,修了高速公路出车祸死的人多一些。是不是因为这样我们就不修高速公路了呢?肯定不是。信用卡跟我们好的客户、好人带来方便、便捷、实惠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带来了作案的机会。从目前来看,全行业的伪冒水平还是控制在略低于全球的水平。而且是低于亚太区的水平。所以应该说是出现了,但是是让行业都在很正常的水平之内。
第二,从各个发卡银行来说,在伪冒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而且我认为信用卡目前来说是最安全、最便捷的支付方式。只有信用卡有监管系统,我们也有很多的技术手段等等确保大家的用卡安全。在整个卡组织、行业,只有信用卡才有所谓的争议交易处。很多卡组织和行业都制订了争议交易处理的规则。信用卡是最便捷的方式,大家都应该使用它。大家看到的这些东西都存在,但是是个案。它在我们可控的范围内。不能说因为出现了这种方式,你就会觉得好象这就不安全,我觉得没有必要。就像刚才说的,我能够说怕高速公路出车祸,我们就不上去了。
聂俊峰:在座的媒体朋友需要把戴总的话报道出去。现在持卡保障的银行越来越多了,招行、广发、广大、王总怎么看持卡保障?这会不会马上在未来成为一个行业标准?
王俊辉:持卡保障,目前中国的信用卡市场看起来还是比较安全的。最早做信用卡是广发和工行比较早。我们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后发优势会凸显。我们既然是后来才做,他的起点比较高,所以各家银行在建卡中心的时候系统投入非常大。基本上我看国内目前几家银行都配的是国内一流的信用卡系统。现在从系统安全方面配备了一个很全套的防风险的系统。各个银行做得都很多。这方面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第二,信用卡在中国有一个特色,中国人喜欢用密码。国外欺诈集团不进中国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国有密码限制。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外用信用卡比较安全的原因。
第三,这也是环境造成的,国外的电信业发展开放,动不动就好几十家电信公司,如果一家银行想跟他们全签约的话,是一个很难的事。我们基本上就是移动、联通,99%的客户都在这里面了。大额的他认为可疑的,马上电话就过来了,亲自打到你的手机上,确认是不是你在消费。
有这层层的保障,我们至少觉得是安全的,还不至于有太大的纰漏。系统出错的概率非常的低。所以我们认为是相对安全,还没有很快的有什么新的安全问题。
聂俊峰:我看网上有一些网友,说国外用芯片,国内主要是磁疗,磁疗的物理特性是比较容易被复制。芯片卡这一块大家还是要等政策还是?
戴兵:不是这个原因,因为国内的持卡人一开始养成了用密码的习惯。广大的信用卡里面,密码和签名是可选的。98%的用户选择了用密码,只有2%的客户选择了用签名。国内的欺诈可能性非常小,因为他要测他的密码,这对于犯罪分子来说,犯罪成本太高了。芯片卡的制卡成本是现在磁条卡的10倍。第二,国内的用卡环境更多的不能适用芯片卡。意味着整个用卡环境要做很大的改进。如果我们被人家忽悠得一定要上芯片卡。国外的所谓公司说,你们不用芯片卡风险很大。如果我们听信了他的话,我们要投入巨资来改造这个设备,你要花费很大的成本来换成芯片卡,来防范现在所谓的很小的一点点风险。
你申请人是假的,我就是为了来套你的现的。你芯片卡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解决不了。所以芯片卡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
聂俊峰:最后我们讨论品牌与营销创新的问题。各家尝试的方式也比较多了。比如说信用卡上了春晚,冯小刚和大片。请张女士从您的角度来看,您在电视剧和电影大片看到信用卡和在普通生活中看到的信用卡有什么不一样吗?
张朋:就上春晚的话,因为覆盖群体会非常广。这是一个品牌的宣传推广。根据我们的结果,目前消费者能够把信用卡品牌和银行品牌能够成功分开的不到两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比如说递一张和卡,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是哪一个银行的,是哪一张卡。当然他在对照广告或者是在办卡的时候会发现这张卡我见过,这就是春晚的节目里面。可能会对他有一个促进。我觉得更主要的是品牌的塑造问题。为什么现在会出现两个品牌会混淆的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银行有一定的信合特征了。四大行本身在近几年的动作,比如是建行的动作更多的是表现市场化的特征,股份制银行也会有各自的一些小的差一点。虽然整体还是区域一致,但是毕竟有一些个性。但是对于信用卡来说,如果要建立自己独特的品牌特征,对于我们针对的细分市场,以及我们在产品功能、产品促销、包装上戴总提到的文化特征的传播上,在长期的持续宣传和塑造的情况下,能够形成一定的品牌形象。所以,品牌其实最好的能够区隔产品,在同质产品的情况下,品牌是最好的吸引消费者、形成客户忠诚的手段。目前我们发现还没有形成好的基础。
聂俊峰:张女士也给我很多启发。戴总和王总都是信用卡行业的老前辈。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前看。最早的信用卡龙城花穗,那个时候银行卡是银行的二级品牌。有人说卡,就先说是中国银行的长城卡,建设银行的龙卡。03年以后市场竞争在加剧,就出现了银行卡品牌向银行母品牌归一的现状。光大银行信用卡也不叫阳光信用卡,这个现象可能是有很多的原因,最直观的感觉是市场竞争在加剧。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
戴兵:在这之前我有一个错误的观点,我认为大的企业,一个品牌单品牌战略就可以了。中小企业需要多品牌战略去强占市场。否则的话,大家不认同你。但是我发现有一段时间和美国同业进行沟通学习交流以后,我发现时代变了。因为现在已经是多元化的时代。我们现在讲的都是DIY包括网络,大家更多的需要彰显自己的个性。所以无论是大品牌、小品牌,你必须细分市场。你不细分市场,这个市场绝对会远离你,因为消费者可选择的太多了。在现在的情况下,作为银行来讲,他的母品牌就成为了大家唯一能够去关注的。而他的子品牌,每一家银行的子品牌都特别多。作为消费者来讲,他是没有办法去甄别的。所以,无论是大企业、小企业你在这个企业必须要走多元化,必须要细分市场,必须要不断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你才能够把你的客户忠诚度提高,你的客户群体才会做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做母品牌的支持肯定是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我觉得是时代变了。
王俊辉:信用卡是一个有多行业的行业。同时有零售业,他面对着大量的群体。同时,还面临着银行支付、清算的性质。也有它后台的运营。有点像制造业的性质。但是我觉得他的零售属性更凸显一些。他偏向零售的属性多。是一小群人,比如说我们这一个机构,这一小群人在国内机构的整个社会大群体。不同于以往的对公业务,我对这个企业了解,我了解他所有的背景,我跟他做业务。信用卡是我不知道这个客户叫什么,我不认识他,我需要去分析。我要把不同的客群、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策略去应付。这就是必须要细分。很多产品必须要跟易龙、携程、国航联名。有一些女性卡更偏向女性属性。所以逐渐他的产品会越分越细。这是一个属性造成的。这是我的个人看法。
聂俊峰:时间关系,我们这场讨论先到这里,感谢搜狐,感谢三位嘉宾。
主持人:再次感谢刚才的四位嘉宾。随着嘉宾精彩观点的交锋,我们今天的活动慢慢进入尾声了。信用卡市场存在着很多的机会,同时也有很多的风险,同时,它的发展也是需要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就细分市场来说,我希望我以后办某个行的世界杯的卡,我去买世界杯的门票可以给我打八折,我觉得这是非常贴心的服务。作为持卡人,我们也是希望银行能够有类似的服务能够推出。
我国的信用卡产业处在高速成长的阶段,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包括媒体的关注。感谢各位学者和各位专家今天能够出席本次活动,而且提出了非常好的观点。同时,也请各位嘉宾能够更多的关注我们的中国信用卡行业,关注搜狐财经、搜狐理财和刚刚上线的搜狐信用卡频道。为我们中国的信用卡行业的发展更多的添砖加瓦。搜狐2009中国信用卡发展研讨会到此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