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2009年中国信用卡发展研讨会”于2009年3月26日在北京举办。搜狐理财频道作为网络理财媒体的领跑者,也是门户网站专业理财频道的开创者。本次研讨会,我们特邀请专家学者,监管部门领导,信用卡部门负责人,各大发卡组织负责人齐聚搜狐,共同探讨中国信用卡行业的发展问题。
以下是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中心秘书长曹红辉在主题论坛一:“警惕信用卡危机”的发言: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中心秘书长 曹红辉(摄影:崔萌)
以下是曹红辉在主题研讨会一:“警惕信用卡危机”的发言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参加搜狐2009中国信用卡发展研讨会。持续了两年多的全球金融危机还会继续蔓延持续。早年两年前我在华尔街就提出这个问题,除了次级贷款、商业贷款可能会引发金融风暴的危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衍生产品放大了这种风险,在全世界各地,在在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不断的扩散。
另外一个问题,另外一只靴子是什么?是不是信用卡市场这一直影响着华尔街的金融机构。信用卡市场的违约率逐步的上升,已经逐步的显示出美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前面的演讲人已经提到,早在97、9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在当时的韩国、台湾等新兴市场国家,大家为了拉动所谓的内需,也采用了信用卡的方式来扩大消费信贷,刺激内需。
今天我们都在讨论应对危机的策略。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扩大内需。大家会想到要用信用卡这样一种方式。大家都想借鉴美国采用信用卡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大家都知道消费在美国经济增长的消费贡献率达到71%以上。而信用卡占到美国GDP的68%左右。信用卡的消费信贷对于美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大的影响。新兴市场是否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如何借鉴他们的经验来拉动内需,来支持未来以内需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呢?
在国外既有新兴信用卡的风险,也有美国这样的国家信用卡违约率上升的风险。无论是新兴市场还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显示出来的信用卡市场的风险。如何考虑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呢?对我们有一些什么样的警示呢?
信用卡假冒的问题、欺诈的问题、套现的问题。甚至完全是犯罪行为的现象。除了技术环节,从发卡行的角度,从其他的角度,包括从收单行到商户各个环节都要有比较好的把握。不仅仅是在发卡行的环节把握这个风险。
去年有一度时间大家曾经指出美国刚开始都说是次贷危机,后来说信用危机。
个人的信用文化问题、社会信用文化问题,所以信用的危机从根源上来讲,是来源于什么呢?这需要深入的研究。所以这个市场是否缺乏流动性。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关注流动性。银行注入流动性,但是发现效果并不明显。其实这是误解了。流动性由两个因素构成。除了资金还有信心、信任,才会有交易、才会有流动性。没有信任的支持,光有资金,是不会有流动性的。基于这两个看法,我同意杨总的看法。对于风险的控制,首先是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机构和个人都有起码的风险意识、信用意识。至于商户环境,我想跟杨总探讨一下,才开始在深圳,后来又蔓延到其他城市,一度发生过商户之间围绕着银行卡收费的争执问题。
银行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持卡人的风险问题。最初我们发展银行卡的初期,是以银行主导的,中央银行制订政策,其他银行执行政策。为了维持国有银行的利益。银行在银行卡的发展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当时,把维护银行的利益和维护国家的利益是等同起来的。但是随着市场化的进程。银行卡的市场逐步的市场化程度开始形成。在参与的主体之间,商户、持卡人、发卡银行之间形成了多元的利益关系。多元利益结构,由于早期从八十年代中期发信用卡。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不太均衡的利益结构。这种不均衡的利益结构造成了各方利益的不一致。似乎在各个利益主体之间会发生博弈。甚至是争执。
另一方面,作为持卡人和其他的参与主体来讲,由于利益的不均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不对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不对称。使得他们的风险意识不一致,对于风险的认识、理解不一致,对于风险的掌控是不一致的。信用卡的套现问题、欺诈问题,还有很多坏帐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制度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问题。制度只是对现有利益结构的一种安排。通过什么样的制度性安排来维护一个更加合理的市场利益结构,这个市场才能得以健全的发展。这是我们关注的问题。顺便说一下,中国社科院和人民银行在05年建立支付研究中心,我们共同对中国的电子支付,尤其是银行卡产业进行了一次重点的研究。关于制度环境和市场风险的意识、信用的意识、商户环境,商户环境涉及到银行的发卡行、收单行和商户之间利益关系的问题。利益关系如果不建立得更加合理,我的理解,风险就会从刚开始,从发卡的那一刻开始,风险已经开始孕育了。
问题是本身在前几年深圳的商户和银行之间围绕银行收费问题发生了争执,这个争执本身就说明了市场不接受这种安排,存在着利益的不均衡。第二,围绕着银行卡查询的收费问题,也存在着很多的分歧。第三,刚才王总讲到的信用卡的套现问题。比如说很多商户,这些商户就是存有不良企图的小商户进行套现活动。他实际上在这里面有利益安排,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最近我们分析美国的客户数据,运通跟你们有一些类似,做一些高端客户。他的信用卡同样出现违约率上升的态势。资产比较雄厚的,高收入的,等级比较高的客户,在面对危机的时候,同样也可以出现信用风险。
信用卡是电子化的一种新的支付工具。对于上了年纪的中国人来讲,东亚地区有一个支付的习惯。以往大家都有现金的偏好。记得我跟几个主要的国际金融组织的总裁交流的时候,我说你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不是对方?他说不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在中国就是现金的支付。现在我们国内出现了月光族这个名词。刚开始觉得很新鲜,也很有创意。现在通过信用卡的消费这种支付的工具来促进内部消费的发展。
年轻人的消费倾向比较高。可是他的支付能力又有限。年纪大的人不愿意借钱。人民银行有一个数据,中国按揭抵押平均借款年限12点多一点,但是平均的还款年限在7点多一点。意味着提前还贷的可能性很大。说明大多数人不愿意负债、借钱的。费雪曾经说过,投机本身不是问题,尤其是负债投机。这次金融危机,就是无论是国家、机构、企业、个人都全面的出现了负债,而且是过度的负债,造成了全面的危机。在金融衍生品的放大下,成了一种系统性的风险。
我记得我在纽约的时候,三天两头都能收到一大堆各大发卡行、发卡机构的邮件,全是推销卡的。现在回到国内以后发现这个现象也开始了。我记得我们在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时候,大家发现前十大次级贷款的发放机构,第一大是富国银行,第二个是HPC的美国分行。后面的全是金融公司。这十的机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没有一个庞大的零售的网点。没有像中国几大行这样的储蓄网点。他们主要的次级贷款的发放业务来源,一个是客户代理,第二个是经纪人,他们不可能像银行自己的员工这样经过专业的训练、严格的管理,在申办方面有很强的风险把控能力。
觉得所谓银行卡风险,表面上看,只是银行卡本身这个小的工具的风险,反映在银行上是一种风险。但是实际上反应的是整个中国社会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和建设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措施,比如说一个人开了一张卡,做了一个借贷的行为,如果你出现了违约风险,如果你跟其他的就业、借贷的行为,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上的行为相结合,形成相互的制约关系,可能会对制约整个的信用风险起到作用。不仅仅是通过监管当局或者是行业协会制订一些银行的操作性的规范,当然这些规范是必要的,但是片面的靠这些规范是不行了。需要系统性的有一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才可能根本上杜绝或者是有效的遏制银行卡在发展过程中的风险。
据我所知,银行部门、工商部门和其他的监管部门对于假冒和套现问题正在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来加以遏制和打击。但是需要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不仅是局部、技术的措施。总体来讲,中国的信用卡市场是涉及广泛,随着中国未来持续的增长,收入的增加,支付能力的提升,这个产业空间是无限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制度的缺陷、技术的规范、风险的管理方面都有各种各样的不足。所以我们也愿意从我们的角度跟业界的各个朋友、跟商户、跟普通的消费者乃至媒体各界密切进行配合,共同的研究探讨怎么样推进中国信用卡风险的管理和信用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独家声明:搜狐理财频道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8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