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理财-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 > 理财大计 > 金融维权 没有止境 > 最新报道

银行服务3·15找漏洞:理财产品“理”到巨亏

  临近“3·15”,银行的服务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重点。记者通过多个渠道了解到,在去年股市熊市、海外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市民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诉激增,此外,房贷政策不透明和信用卡罚息等,也是市民投诉的焦点。

  理财产品:理财“理”到巨亏

  去年7月份下旬,李先生收到一条短信,是某外资银行发来的理财讯息,声称最高年收利率可达40%。该银行工作人员向李先生介绍称,产品挂钩4只香港股票,其中最低的股票跌破85%不计息,只要价位在85%以上就按日计息,日息合年化收利率40%。李先生看了合同,密密麻麻的小字,很多页。他问银行工作人员是否保底,银行工作人员说基本保底,除非到期日满足4个条件才不保底,其中一个是股价跌破65%。工作人员同时表示这样的情况基本不可能。怀着对银行的信任,李先生把一生的积蓄共20万元交给了银行。

  没想到,刚开始计息,4只股票中的1只就下跌,不到一个月,这只股票已跌破了85%,并且一路下跌。最后该产品不但没有利息,反而把本金亏损了70%。李先生找银行理论,银行理财经理只会回答:“我们很同情你,但合同上规定,要按合同执行。”李先生表示:“银行应该想办法,积极挽回损失。”客户经理说:“没有办法。我们把钱交给投行来做,钱是他们运作,和你的关系就是按合同走。”最终,李先生的20万元理财产品,“理”得只剩下6万元。

  [点评]

  据了解,有李先生这样遭遇的理财客户并不少见,尤其是去年投资QDII和类基金理财产品的客户,大部分以巨亏作为结局。让李先生等客户难以接受的是,当初银行推销产品的时候总是强调非常诱人的预期收益率,却对于产品特性、风险提示不足。银行到底是在为客户投资还是为客户理财?当资本市场风险暴露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及时止损,也没有与客户沟通?难道有一纸合同的保护,银行理财就可以任凭市场变幻而不作为吗?

  现在,银行有了改进,在向客户推销理财产品时,会要求客户填一份关于产品适合度评估和客户风险属性评估的问卷。对于那些退休老年人,银行只能向其推销保本的低风险产品。

(责任编辑:廖翊珺)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