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受全球经济负面影响,在去通胀进程完成的同时,出口、投资、消费也一一回落。三驾马车中,出口最先回落,而后房价调整,成交量快速萎缩,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5%,这一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产生联动效应,将直接导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回落,而实际上,剔除物价的原因,真实的固定资产和消费已经回落。
2009年宏观预测:2009年将迎来筑底和复苏
企业利润:季度经济数据中出现的数个“第一次”昭示经济加速下滑:10 月发电量出现10年来首次负增长;主要重工业产品(如钢铁等)产量创历史最大跌幅;70大中城市房价环比创历史最大跌幅;外商直接投资(FDI)今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财政收入96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银行:如果说成熟市场处在金融危机风暴的核心,经济调整从金融行业向实体经济蔓延,那么对于新兴市场的中国,在这场风暴中,最先感受到的是海外市场的需求萎缩,而后才向银行业等滞后蔓延,当然这也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暴露在次级债中的头寸不多有关。
宏观政策:如果通胀回落的程度超过预期,更大幅度降息的可能性不可排除。大幅降息有助提高购房能力,缩短楼市调整周期,给房地产市场注入生机,但对消费和投资的拉动有限。
而财政支出的加大有助于拉动钢铁、水泥、建筑、电力设备、工程机械以及电力、煤炭等固定资产投资相关行业的需求。在中央政府最近采取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项措施,并提出4万亿财政支出(中央财政支出1.18万亿)之后,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纷纷响应,提出了在铁路和其他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环保、保障性住房等各方面的计划投资金额。
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期,我们认为政府投资的效果将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逐渐显现,给GDP带来一定支撑,也使相关行业和公司的业绩好转。
市场在2008年经历了流动性危机迫使资金出逃的上半年,对经济衰退的预期从恐惧到确认的三季度和资金与政策互动的四季度后,2009年将迎来筑底和复苏。
目前市场在确认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后,预期经济见底时间在2010年,由此得出股市在提前4-7个季度反映经济复苏的时间在2009年,即熊市末端即将来临,2009年股市将经历筑底和复苏。市场复苏时点在下半年,得益于政策受益行业的业绩转好带来的估值提升。
在本轮经济调整中,经济和通胀同步回落,经济将在2010年见底。同时政府开始逆周期调控经济,预计2009年上半年仍将大幅下调准备金率和下调100BP以上的息率,财政支出扩大,政策保经济决心大。
投资策略:对于资产配置,我们上半年看好债券,下半年看好股票。
我们建议2009年股票资产的核心配置策略是左侧防御,右侧进攻,防御以业绩确定增长为主,进攻以主题投资为由。
2008年,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戏剧性的转折让人始料未及,债市彻底走出了自2007年初以来的低迷走势,取而代之的是一轮罕见的暴涨行情。经历了2008年收益率的大起大落之后,在全球经济调整、国内政策频出、货币政策宽松、债券发行扩容、CPI前低后高等多种影响因素的博弈中,我们认为2009年的债市依然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
2009年债市继续走强的支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基准利率的继续下调,二是资金面的充裕,三是CPI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维持低位。2008年,为竭力避免经济长时间陷入衰退,美国、欧元区、英国等国纷纷大幅降息,种种迹象表明,2009年全球将无限接近零利率的时代。而从我国自身来看,我们预计2009年央行继续降息的幅度仍有81BP至108BP,1年定存将突破1.98%的历史低点。
与此同时,若根据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17%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进行测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将存在着3至3.5个百分点的空间,加上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的资金,货币供应量将有大幅增长,预计M2余额将突破50万亿元,资金供给较为充裕。
2009年债市同样存在隐忧,首先是债券大规模扩容带来的压力。目前市场普遍预计国债的发行量将达到1.3万亿元以上,同时我们预计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量将达到1.2万亿元以上,企业债、短融、中期票据等信用产品的发行量也将突破万亿大关,三者合计的发行量将超过3.5万亿元,这将给资金面带来较大压力。其次CPI下半年可能出现的快速攀升或带动债市收益率的上行。我们预计CPI上半年将保持低位徘徊,而在基数效应以及货币供应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从8月份开始或将出现快速上扬的趋势,从而推动债市尤其是长债收益率的上行。
综合来看,2009年债券市场在本轮金融动荡出现底部前仍可继续繁荣,但已不能与2008年三、四季度的“疯牛”行情同日而语。另外,由于前期在解决流动性问题时投向市场的大量货币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以至于“滞胀”的全面入侵的问题悬而未决,因此,我们心须十分留意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并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