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理财-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 > 理财大计 > 30年百姓理财之变迁 > 理财30年

跌宕起伏30年房子的故事说不完

  证券时报记者李小平

  30年来,关于房子,有太多的变化。从土房到盖板房、从木头房到水泥房、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房子的故事,一直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房改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阶段:1978-1988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探索和试点阶段;1989-1998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和配套改革阶段;1999年之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全面实施阶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居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高层住宅鳞次栉比,各具特色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就连农村也有了成片的小洋楼。居住环境的改善成为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一面镜子。

  商品房———圆了黄大伯30年的梦

  新兴小区是长沙市的一个普通社区,五层小洋楼鳞次栉比,四周绿化带平坦宽阔,特别是小区中央的一泓池水,使人感到小区充满灵气。

  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阳光透过宽大的落地窗纱幔,斑斑点点洒落在黄大伯幸福的脸上。黄大伯今年56岁,精神抖擞,退休前在长沙的一家国营化工企业工作。他一边带着记者参观新居,一边讲述他的搬家经历。

  黄大伯是1975年结婚,结婚时,他们住在单位没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筒子楼。一间单身宿舍作为他们的新婚喜房。层层叠叠的家具把26平方米的空间分为卧室和客厅;一幅天蓝色的窗帘又从卧室隔出一个精致的小厨房。水房公厕共走一道门。每到夏季,厨房就得搬到楼道里。

  那时期城镇居民解决住房停留在“等、靠、要”三个字上。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分房的情景,黄大伯至今记忆犹新:“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送礼、递条子的,等结婚娶的……房管办的门槛都被踩破了。”

  黄大伯说,当时他特别羡慕住楼房的人。就这样,黄大伯一家在那间单位宿舍住了10来年,直到1986年才分到两间房子。当时的楼房是清一色的五层灰色排字楼,没有独立的卫生间。

  1988年,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实施,住房政策出现了分水岭。也就是在1989年,黄大伯将单位分给他的两间平房按其工龄,扣除房屋折旧,花了一万出头买了下来。“当拿到红色产权本的时候,心里特别激动,手都在抖。尽管只有60多平米,但总算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窝,当时心里特别踏实。”黄大伯说。

  1998年,由于孩子越来越大,一家子的生活明显感到不方便。这时,黄大伯有了买商品房的念头。但那时候还没有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老百姓购买商品房门槛很高,按照当时的房价,如果一次性付清房款,黄老伯又有些承担不了,而这一年接连出台的购房新政给了黄大伯一家买房的希望。

  为支持市民购买自用普通住房,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个人住房贷款的相关政策。政策的出台使大量的潜在购房需求释放,促成了大量商品房成交,奠定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化的基础。两个月之后,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经过与爱人商量,黄大伯凑齐了首付,并贷款10多万元,在东塘附近的一个小区买了一套商品房,三室一厅,整栋楼的设计是当时刚刚兴起的“蝶式”,一梯4户。这套房子不仅圆了黄大伯一家多年住楼房的梦想,也让黄大伯一家成为了当时长沙第一批贷款购买商品房的家庭。

  由于第一次购买商品房,黄大伯没有任何经验,只求面积够大,以解决儿子和客人来时没地方住的窘境。等真正入住之后,便发现这套房住起来也不太顺心———房子是大了,但没有阳台,想晒个被子、衣物什么的,还得抱着东西到楼下去晒。满足了基础生活需求,更高的住房需求接踵而来。住得舒服、顺心成了日渐富裕起来的黄大伯考虑的问题。

  2006年,黄大伯最近一次搬家。新居装修一新,高档家具,名牌家电,新颖别致的饰品一应俱全。小区内环境优美,物业公司服务周到,基础设施基本齐全。

  保障房———农民也能进城安家

  在长沙南二环的龙吉湾小区,居住了一群从农村进城淘金的“打工仔”,尽管他们的长沙话还不太地道,但他们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长沙人,向先生就是这群人中的典型。

  向先生老家在株洲攸县,现年36岁,家里有三兄弟,大哥在长沙某机关单位上班,二哥在长沙某金融机构就职。“不安分”的向先生在两位哥哥的鼓动和诱惑下,于1996年举家进城。向先生做起了的士司机,太太就在一家服装厂打工。

  当时正值长沙大兴建设时期,吸引了大批如向先生一样的农民工。由于雨花区的树木岭小学是长沙市政府专门针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的一所学校,因此,树木岭一带也成为了当时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聚集地。向先生一家就住在树木岭附近的雅塘村。

  “当时,为了节约开支,我们就住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宿舍里,房间里除了放一张床、一个大衣柜、一张书桌外,再也没有多余的空间。”向太太说,整层共用一间水房,要“方便”还得跑到楼下百米外的公厕去。煮饭时各家都在房间外面放一个蜂窝煤炉子,下了班,各自便在楼道里点火做饭,那是真正的“锅碗瓢盆交响曲”。

  日子尽管过得拮据,但是能在长沙找到一份工作,两个人都很知足。两年后,向太太已经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会计证,成为了一家食品公司的财务人员;向先生也成为了行道里的老手。由于两个人平时省吃俭用,他们已经有了一笔小小的存款。

  但这种知足却随着女儿的入学而被打破。由于向先生的女儿在学校经常受“乡巴佬”的歧视,这让向先生和向太太对做长沙人的意愿非常强烈。

  可是,太多的门槛限制了他们做长沙人。但是,随着我国有关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路线图”的缓缓展开,他们做长沙人的梦想也随之成为可能。1998年,我国推行廉租房建设的拉开大幕,这是我国住房政策正在发生变化的另一个标志。它在为城市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的同时,也让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有了做城里人的机会。

  在两位哥哥的帮助下,他们2000年到房产局填写了经济适用房申请表格。有了奋斗的盼头,起早贪黑,省吃俭用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常态。“尽管长沙是全国有名的小火炉城市,但是为了节约开支,省钱买房,大热天都舍不得买一瓶矿泉水,都是自己从家里带茶上班。”向先生说。

  与我国诸多大城市一样,尽管长沙推行保障房的时间不迟,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并不快。自申请表格填写完毕之后,他们就盼星星,盼月亮,希望自己早日获得购房指标。直到2003年,他们才获得购房资格。“在获知得到购房资格后,一家人高兴得几个晚上都没睡好觉。”向太太说。

  2006年,在长沙打拼近10年的向先生和太太终于搬进了自己的家,成为了真正的长沙人。龙吉湾小区作为长沙经济适用房建设的一个代表,二期建设正在施工当中,三期工程也正在规划之中。
(责任编辑:陈彦娇)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