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张青老师是银行的专家,我想问一个关于银行的问题,在今年上半年或者中期有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都遭遇了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结果?我们以后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哪些?
利率可能继续下调,经济可能持续不景气,另外一方面CPI不断上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来理财才能跑过CPI?
张青:今年年初我本来要参加一个《银行家》杂志的沙龙,讲的是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在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当中我们大概全国发行了一千多款银行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的不超过10款,这是一个大小概率的问题。
第一方销售方银行,销售人员有没有跟客户讲清楚,有没有告诉客户这个产品零收益的可能性。第二,客户清不清楚你买的是什么,你有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第三,媒体应该了解清楚之后再去发表。
银行理财产品就是挂钩性产品,挂钩性产品属于衍生产品的范围。对面就是屈臣氏或者对面就是家乐福或者是一个大型商场,你进去之后一定是售货员跟你说你买这个吧,你一定会掏钱去买吗?不会。你得先问问自己我是不是需要这个,或者说这个衣服是不是适合我。不需要的不适合的肯定不会掏钱。金融产品一样的,不是你的不需要的为什么要掏钱。零收益只是个别现象。
我想说一下QDII的问题,在07年5月份发行第一款QDII的时候,我的客户让我帮他约出一个额度来买。那时候人民币是升值过程中,外国人的钱都想方设法跑到中国来,你非得把钱给外国人到那边投资,你不是有毛病吗?我曾经在07年的博客上写着,作为长期的配置QDII可以,但是建议大家把钱留在中国留在国内。渣打银行卖的美林聚焦亚洲QDII基本进入三毛的区间,一块钱变成三毛,民生银行有一款QDII50%平仓了,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个人观点,确实有时候需要相信中资银行,最起码游戏规则做了,50%就给你强行止损了。万一过两天涨起来了,你给我清了是不是赔的更多?如果不清仓的话那还没准没了。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什么最适合你,最需要什么。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