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理财-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 > 理财大计 > 30年百姓理财之变迁 > 理财30年

从停薪留职到民营干部 见证一个东北老国企重生

  关键词:停薪留职、改制重组、重振老工业基地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企因为冗员庞大、机制和观念落后,一直是改革的一个难点。而在其变革的过程中,个体的命运更是令人感慨。在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召下,他们期待着新生。

  从员工到车间主任,从国营大厂到民营企业,谢青超在一个工厂里见证了东老工业基地的繁盛与失意。1978年,21岁的他上山下乡归来,进入毛纺厂,成了一名国企工人,年底开始改革开放。2008年,51岁的他担任该毛纺厂车间主任四年,民营企业干部。

  从文革中走来

  “我是这样读完十年书的,65年上学,66年开始文革,75年毕业,上山下乡,76年文革结束。”谢青超就是这样到了吉林省桦甸,成为了一名知青。1978年,各企业到农村面向知青们招工。“完全看表现,表现好就早些回城,表现不好就晚一些。”谢青超在国企统一招工中回到了城里,成为原吉林市毛纺厂的一名挡车工,半年后成为一名保全工。

  八十年代,谢青超主要担任生产班的班长,带领着一百多人干了六、七年。“那时候是四个生产班连轴生产,我主要是安排倒班和具体生产。当时工资涨得特别频繁,那时真是国企的黄金期。”刚参加工作时,谢青超拿的是学徒工资,每月25元。到了八十年代国家工资改革,工资已经涨到七十多,不久又涨到一百多,二百多。进入九十年代,谢青超的管理范围扩大了,开始管理一整个车间,成为一名生产调度。他的工资里开始出现奖金,奖金的发放标准主要是根据工作等级和职务。

  九十年代初,正是“下海”的热潮席卷全国的时候。但是位处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的毛纺厂却依然很平静。那时候“下海”的人都需要办理“停薪留职”,“但是厂子里办停薪留职的人很少,那些下海的人 都是看得比较早,比较远的”。毛纺厂的工人受技术限制,“下海”的并不多,一般是到南方的毛纺厂继续做老本行,收入明显比在国企多,“其他的人都是有‘路子’的”。

  衰退,初现端倪

  九十年代,民营企业凭借机制灵活,工作效率高而蓬勃发展。但国有毛纺厂却被陈旧、繁冗的内部制度和人浮于事的问题困扰,工作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下降、订单变得越来越少。“九十年代我们进行了两次重组。”

  这两次重组分别在93年和97年。“重组就是一种脱壳”,谢青超这样描述这个拥有3000多人的国有厂子的重组,注册一个新的名字,对人员进行一次调整,下岗一批,预退一批、退休一批。每次重组后厂子的工作效率都会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好了一年半载后,就又不行了。那个时候国家鼓励出口,但是我们必须拿到配额才能出口。”

  这个老工业基地的老厂子就在重组中度过了九十年代,企业内部管理不善的问题日益暴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改制之痛

  进入2000年,当全世界开始在重新想象中国的未来时,毛纺厂却正在走向另一种极端。2002年,由于管理问题影响生产,加上企业负担过重,毛房厂开始无法正常向职工发放工资。厂子运作完全靠政府贷款支撑。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开始实施。2004、2005年期间,厂子基本停产,工人开始放假。改制,被提上日程。毛纺厂的职工们不得不面对伴随着改制而来的“阵痛”,是去是留,成了最大的问题。

  “铁饭碗”要被打破了,“很多人对改制带有明显的抵触情绪,就为了保住铁饭碗。”这两年里,市政府为毛纺厂进行了多次的招商,但由于对职工安排、待遇、厂子生产方向等问题的异议,招商并未成功。期间,职工们多次就各类问题上访、起诉、甚至到市政府门口挂条幅抗议。“特别是年龄大的工人最抗拒改制,”他们家庭负担重,技术单一,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大,不久就要退休,再就业很难。“而且很多老工人心理不平衡,总觉得丧失了国有员工的身份是自己被遗弃了,丧失了工作的安全感。”由于是多年的大厂子,很多员工不仅是自己在厂子工作,子女甚至子女的配偶都在一个厂子里工作。下岗直接威胁了全家的经济支柱。众多抵触改制的人群中,他们的声音特别强力。

  “但也有不闹的,有一部分人觉得厂子停产,没有工资发还不如改制使厂子重新‘活’起来”,谢青超回忆到,但这种人大多数都比较年轻,不担心下岗找不到工作。“也有的人觉得厂子改制,工人下岗是大势所需,‘胳膊拧不过大腿’,还不如趁早自谋生路。”在他的员工里就有一个工人,本人四十多了,技术一般,但面对下岗不吵也不闹,安心到农村去开了家养殖场,“几年下来,效益还不错。”

  工人下岗,厂子的管理层也面临同样的危机。“干部其实和工人是一样的,能用的才留下,其他都下岗。”下岗的干部有的应聘到别的企业继续做管理,有的开始给自己当老板。谢青超的两个同事原来分别是在厂里管理销售和做工会干部,下岗后两个人都开了文化用品商店,虽同行但不合伙,“现在两个人发展得都挺好,但也并不是所有的管理层都发展得好,就要看个人的努力了,其中不乏昔日风光现在落魄的例子。”

  从国有到民营

  2006年,改制成为不能逆转的事实,为了让这个厂子获得新的生机,改制终于冲破了各种问题,成为现实。毛纺厂从国有企业变成了一家民营企业,再也没有“铁饭碗”。

  原来3000到4000人的厂子,只留下了一半左右。“留下的员工中,大多数人都留在了原来的岗位”,谢青超说自己的工资待遇和改之前的基本一致,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降低。在改制过程中,接收企业将核算中发现的保险漏报、虚报的部分及时补齐,解决了职工保障工作的一大漏洞。“改制开工第一件事就是大扫除”,谢青超带领所有的员工将厂子彻底清扫一遍。自己的工资条上新添了绩效工资,对超额生产和高质量的生产,新厂子都有明确的奖励标准,“同事们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了”。

  随着管理的改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高,订单也变得不那么难找。改制后,毛纺厂成为了一个正常生产,可以按自身需要选择订单的“万锭企业”。现在的谢青超依旧是厂子里的车间主任,但是要比几年前忙很多,并不常在办公室,打电话经常占线。

  评述:

  谢青超,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人的典型代表。上学期间遇到文化大革命,并没有接受太多的书本知识,更多学到的是对动荡生活的适应。经历上山下乡,艰苦的农村劳动强化了那一代人对城市工人生活的向往。在东北国有企业为主的城市经济体系中,从家庭到个人的发展都与国企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完整的国企保障体制下,他更习惯于在集体中寻找个人价值和归属感。当改革开放“下海”热潮到达东北时,这种信任和依赖使其和更多的人都选择留在国企。

  国企人浮于事的管理制度已经无力承受改革开放的带来的竞争压力。“换汤不换药”的企业重组带来的只是短暂的希望,靠政府吃饭的老企业已经成为东北工业发展的桎梏。“东北老大哥”开始变得沉默。经济发展要“轻装上阵”,老企业终究要“断奶”,自力更生。在很多人为下岗而陷入恐慌和无助时,谢青超凭借个人能力坚守住了自己的岗位。文革中锤炼出来的适应力使他在全新的体制中迅速找到了自己位置,重新走回寻求向上发展的路径。

  改革开放变更了老国企的所有权,但尚未完全改变老东北崇尚“稳妥生活”的意识。在赞同改制带来的新发展时,更多的老东北人仍会怀念国企带给自己的安全感。东北正在敞开胸怀迎接挑战,但还需要再多一些时间,和再多一些的投入。

  链接:

  2003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思路

  2003年8月,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

  源开采城市发展接续产业”

  2005年1月1日,中国纺织品出口配额取消

  2005年10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东北地

  区长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责任编辑:陈彦娇)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谢青超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