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9月15日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双降”,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两率”再次下调,并且此次还增加了存款利率的下调,引发市场人士纷纷猜测这是否意味着会进入降息周期。
“如果进入降息周期,对保险公司最大的负面影响,在于因久期不匹配产生的再投资风险。
一直以来,在保险资金的投资构成中,占比最高的债券及协议存款等固定收益类投资,与保险资金长期性、稳定性要求最为匹配。并且自今年以来,证券市场出现的深度下跌,使得保险公司纷纷主动调减权益类仓位,加大对债券及存款等固定收益类品种的投资比例。
分析人士认为,降息无疑会降低保险资金在协议存款等固定收益产品上的收益率水平,但降息同时对债券市场形成利好,债市的火爆将使债券类资产价格上升,能够抵御保险资金存款类及一部分权益类资产价格下跌带来的负面影响。尽管在债券投资上还仍然存在因久期不匹配形成的再投资风险,但随着保险资金债券投资品种的逐步拓宽,这一负面影响因素将逐步减弱。
针对央行此前的非对称降息,国金证券认为,这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保险公司现有的债券价格将出现一定浮盈,将可抵御一部分可供出售的权益资产对净资产的负面影响。
尽管从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降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保险利差形成负面影响,但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降息又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统寿险产品尤其是储蓄替代型产品的销售难度。
自1993年7月至2002年2月,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经历了9次下调,从最高10.98%下调至1.98%,在此期间,寿险公司产生了大量“利差损”保单,这是由于1999年6月以前,寿险保单的定价利率普遍高达6%至8%,面对降息通道,这一定价利率高于寿险公司自身的投资收益率。
因此,自1999年6月起,寿险保单定价利率被保监会限制为最高不得超过2.5%,这低于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使得“利差损”转变为“利差益”,寿险行业开始扭亏为盈。但自2004年10月起,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开始进入了“上升通道”,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至2007年12月经历了8次上调,从最低1.98%上调至4.14%。相比之下,寿险保单定价利率仍然维持在2.5%的上限,与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了明显的“倒挂”,这又使得传统储蓄替代型寿险产品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各公司进而推出投连险、万能险等利率不敏感型产品,以确保销售增长。
“降息将直接降低‘倒挂’带来的压力,传统产品的占比有望得以提高,使得保险更加回归保障。”茅炜分析称,放开定价利率是保险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一放开政策在降息后推出,将缓和一部分的定价利率竞争,降低恶性竞争出现概率,使监管部门更有信心推出这一改革。
|